小说《故事里的秘密》的故事讲述了: 逆行者“哇嗯——哇嗯——哇嗯——”这是啥东西在叫唤?怪难听的!既能叫人害怕也能叫人躲避。“哇嗯——哇嗯——哇嗯——”不像匪警警报器在响,不像火警警报器在响,不像防空警报器在响。“哇嗯——哇嗯——哇嗯——”不是猫头鹰报告灾难在叫唤,不是哼猴(吼山虫)在叫唤,不是饿鬼在叫唤。这是什么声音?这么奇特现象出现?第一次听这样的声音感到奇怪!是什么东西发出了如此奇怪的声音?“哇嗯——哇嗯——哇嗯——”。
分类:短篇故事 作者:水灵子 更新:2025-01-03 14:52
小说《故事里的秘密》的故事讲述了: 逆行者“哇嗯——哇嗯——哇嗯——”这是啥东西在叫唤?怪难听的!既能叫人害怕也能叫人躲避。“哇嗯——哇嗯——哇嗯——”不像匪警警报器在响,不像火警警报器在响,不像防空警报器在响。“哇嗯——哇嗯——哇嗯——”不是猫头鹰报告灾难在叫唤,不是哼猴(吼山虫)在叫唤,不是饿鬼在叫唤。这是什么声音?这么奇特现象出现?第一次听这样的声音感到奇怪!是什么东西发出了如此奇怪的声音?“哇嗯——哇嗯——哇嗯——”。
故事里的秘密精彩章节:
穷辍学,迫于生活的无奈走出农村大山,走出干旱地区,走出坟摊墓群的郭嘉。
郭嘉吃饱了穿上衣服,晒在太阳下认真翻看垃圾里的报纸杂志上的文字——而且是飘荡了二十年,捡拾了二十年垃圾,读了二十年垃圾书的人。
在城市郊区郊外的树林里的山洞里栖身的郭嘉——像野人,像原始人,像进化更早的聪明的猿人的人。
郭嘉真的是郭嘉,城市里戒备森严的时候,警察还看过郭嘉的身份证,然后登记过的郭嘉,把郭嘉作为城市里的“临时住户”的郭嘉。
警察登记了郭嘉的姓名和原始户籍,就是允许了郭嘉在这个城市里飘荡,二十年已经算上这个半个城市居民的身份。
飘荡没有错,捡拾垃圾没有错,阅读垃圾里的报纸杂志没有错——一切都没有错——物竞天开适者生存。
飘荡是一种自由,一种爽快,一种命运。没有在城市里的飘荡,就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报纸和杂志阅读,没有继续飘荡的机会。
二十年时间,郭嘉在树林里的山洞里积攒了很多杂志和报纸,杂志和报纸很多的时候积累起了高山——不属于汗牛塞屋。整个山洞里除了能卧倒一个人的空间,剩下的空间里都是书,所以这个山洞里就没有了更多余的空间。
地上厚厚的一层书可以当床板,可以当褥子,可以当枕头,可以当桌子——写字台,用于写字消遣。
杂志报纸是有温度的,是保暖的防寒的,是可以当作门帘的。有书就有了夜晚的陪伴,有书就没有了孤独和寂寞,有书就没有了饥饿和空虚,有书真好!
郭嘉从来不会去想飘荡是为了什么,读报纸杂志为了什么,甚至连好奇疯人院里的人疯了是为了什么。
有可能飘荡是为了等待饥饿和寒冷的到来,也有可能是为了长长头发和胡子,还有可能是把一个少年长成中年和老年。诸多的可能性都存在着,还有想不到的可能。
郭嘉除了吃饭,除了捡拾垃圾,除了读垃圾报纸和杂志,就是睡觉和胡思乱想。郭嘉想到了一个怪怪的问题:钱能让人发疯吗?为了钱可以发疯吗?为了钱造成的伤害可以发疯吗?不要说没有钱,郭嘉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条生命,活着这才是唯一的一张王牌。
有了生命这张王牌,什么都会有,郭嘉为什么什么都没有?错!其码有一出可以安身立命的山洞、打发时间的书籍和报纸。
捡拾垃圾时间久了,什么都能捡到的,包括钱和人。那些一大沓一大沓的钱,郭嘉可以当作枕头用。那些漂漂亮亮的女人,郭嘉可以作为捡拾垃圾的偶遇,但从来不会领着来山洞过夜。那些干干净净的男人,说起话来比狗屎都臭,身上散发着铜臭味,还嫌弃郭嘉身上的穷酸味。
真是不是一路人不走相同路,也没有共同的语言。还是各干各的职业,各吃各的饭菜,各住各的不一样的洞穴。
郭嘉有时候也找不到垃圾,也就找不到新鲜的书籍或者报纸阅读,就趴在书籍和报纸累积起来的“书桌”上写字。郭嘉写的都是些感谢的文字,感谢父母把郭嘉带到这个世界,感谢西北这个城市的收留,感谢捡拾垃圾这种职业的供养。
什么样的职业才是自由职业呢?郭嘉自己回答自己:捡拾垃圾,阅读书籍和报纸,写出感谢应该感谢的文字。
郭嘉有很多亲人和亲戚,都不知道郭嘉在哪里生活,只知道在将近四十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了,二十年毫无音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个世界谁会管谁?一个无名无实的流浪汉有人管吗?或许是寻找过没有找到,或许纯粹没有去找,找回来还得管吃管住,谁有那么善良?
现在的人“善良自己”都善良不了,能想到善良别人?如果有人知道郭嘉身价百万,热情的程度就会超过对待上姑舅。可是,目前还没有亲戚或者朋友找过郭嘉,郭嘉在这个城市里举目无亲。
郭嘉一个人独来独往——春天看山花,夏天看彩虹,秋天看明月,冬天看雪山。一年四季听风听雷听雨,读书读钱读心,月圆月缺日升日落。
城市郊外树林里的山洞周围,只有树木和鸟鸣,没有毒蛇和蝎子——郭嘉从来不会生火做饭,所以没有烟火缭绕只有雾霁云散,只有草木荣枯落叶归根。
文化人给捡拾垃圾的人一个雅号——“拾荒者”。郭嘉读过二十年的垃圾书籍,一边拾荒一边写字,逐渐从孤独中走出来,喜欢与人聊天,了解拾荒以外的故事,增加生活的乐趣和写字的素材,把生活的圈子波纹一样扩大。
这个城市不算小,纵长十一二公里,横宽三四公里,并且有一条河流划破城市——由南向北而去,收集了天然水源蜿蜒而去,河流的尽头就是黄河——那么,小河就是黄河的一个支流了。
郭嘉闲暇的时候,也会坐在河边看流水,看流水的速度和流量,把自己十多天没有洗的脸和手,利用小河的水源,掬起一捧,洗的干干净净。然后,以水为镜照照自己的脸和脸上的皱纹。
流动的河水就会把郭嘉脸上的垢痂带走,带到黄河里去。前面的流水过去,后面的流水连续不断跟着,也把郭嘉的容颜带走,带进黄河里去。当然,让流水带走的还有郭嘉的快乐和忧愁。
第三章 祖厉河和祖厉派出所
郭嘉洗过脸的那条河流叫做祖厉河。
据说祖厉河有两个源头,一个叫做祖河,一个叫做厉河。两个河水的源头在一座叫做桃花山的脚下汇聚在一起,合起来叫做祖厉河。
因为有了祖厉河,郭嘉拾荒生活的城市叫做祖厉县。
祖厉河流经了多少年不得而知,祖厉县这个名字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汉武帝西巡祖厉县,还有历史记载,能够在《祖厉县志》里查到。
郭嘉记得,最初来到这个县城的时候,在捡拾垃圾的过程中,看到过的都是平房,而且是破旧的没有鲜亮光泽的平房。
平房的灰暗让人感到城市的贫穷——就连县政府大院的平房也是六七十年代建筑的产品,相反,贫穷的城市就有不可缺少的丰富的垃圾。垃圾的丰富,造就了拾荒者的富裕日子,让郭嘉感到生活的满足感和舒适感。
就说那条穿城而过的祖厉河的两岸和流水两翼的河床,就是丰富的垃圾“生产基地”,可以顺着河边来回走一趟,两只蛇皮塑料袋子里的垃圾就会装的满满当当,早晨一回晚上一趟能够说满载而回。
垃圾——富家的废物穷家的宝贝。
再说,沿着祖厉河的两岸行走一个来回,嗅到的臭气就更加的满福。河沟里什么垃圾都有:书本报刊、纸箱木框、铁皮塑料、破衣烂被,死猫坏鱼、人便狗屎、鲜血脏水、旧砖新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