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手机紧紧攥在手里——甚至洗澡时都要带到浴室,说是方便听歌。

若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毕竟大家对隐私的需求越来越强,我也无法随时命令她交出手机。

可是,伴随着对手机的依赖,她的情绪也开始起伏不定。

常常在家里莫名地发呆,对着电视屏幕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夜晚我想和她好好说话,她却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只是敷衍地点点头,或者干脆关灯睡觉。

更甚者,她开始频繁地出差,或者说,她告诉我是“工作出差”。起初,我还相信。

毕竟工作的不稳定性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

可是,她有一次出差回来,我问了她一些项目的问题,比如她出差的客户需求,或者她那几天的行程安排,她居然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这就怪了。

不管项目顺利与否,至少应该知道客户在哪个城市,与哪些部门对接,有哪些具体需求,最晚何时交付吧?

可她全都说不太清楚,让我顿时背脊发凉,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问题的冰山一角。

从那天起,我默默在心中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那种子一旦扎根,就再也无法轻易拔除。

4

说实话,我并不想扮演一个时时刻刻监控配偶的“病态侦探”。

大多数正常人也不会想。但怀疑一旦产生,就像毒蛇般缠绕在心头,令我寝食难安。

有好几回,我甚至安慰自己:也许是我想多了,也许她真的在忙工作,也许她只是不想因为事业不顺带给我压力……

各种各样的“也许”,让我试图用理性去粉饰这份心灵的不安。

可纸总是包不住火。连续几周,她所谓的“出差时间”都集中在周三或周四,且每次都拖到周末才回。

公司真的这么安排?我又不是没在职场混过,除非是跨城市长线项目,否则不会如此频繁。

我的怀疑越来越深。

终于有一次,我在她的包里发现了一张酒店会员卡,那家酒店在市郊,不算特别豪华,但也小有名气。

可我们从未在那里住过。

她解释说这是客户送的积分礼卡,她还没用。

我好想相信,但卡面清清楚楚地刻着她的名字,而且还是白金级别。

要知道,这种高级别怎么可能只是一张“还没用过”的礼卡?

我开始做出一些自认为聪明的举动:等她睡着后,偷偷翻看她的通话记录;白天趁她上班,悄悄拿起她电脑查看浏览痕迹。

可惜她都删除得很干净,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可用的蛛丝马迹。直到有一天,我决定亲自去“尾随”她。

那天她跟我说要临时出差,我装作无所谓地“送她

上一章 下一章

2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