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传来,林瑶转头一看,原来是礼部侍郎家的千金柳如烟。前世,柳如烟便是太子的忠实追随者,没少在背后给林瑶使绊子。
林瑶心中厌恶,但脸上却依然挂着礼貌的微笑:“原来是柳小姐,确实许久不见了。”柳如烟走到林瑶身边,眼神中透着一丝嫉妒:“听闻林小姐才情过人,今日诗会,可要多多赐教啊!”林瑶微微欠身:“柳小姐客气了,赐教谈不上,相互学习罢了。”
寒暄几句后,林瑶便找了个借口离开。她来到后院,这里相对安静,人也少些。她找了个亭子坐下,拿出准备好的诗词,默默诵读起来。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曲调婉转,如泣如诉。林瑶不禁被吸引,起身循声而去。绕过一片竹林,她看到了一个身着月白色长袍的男子,背对她而立,手中拿着一支玉笛,正吹奏着。男子身姿挺拔,气质清冷,仿佛遗世独立的仙人。
林瑶心中一动,隐隐猜到了男子的身份。她缓缓走近,轻声说道:“如此美妙的笛声,当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男子停下吹奏,转过身来。四目相对,林瑶看到了一双深邃而清冷的眼眸,正是三皇子萧逸。
萧逸看着眼前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自然认得林瑶,尚书府的嫡女,才情出众,貌若天仙。只是,他没想到会在此处与她相遇,而且,从她的眼神中,他似乎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不再是前世那般单纯懵懂。
“林小姐过奖了,闲来无事,吹笛解闷罢了。”萧逸微微拱手,语气平淡。林瑶浅笑盈盈:“三皇子谦虚了。今日诗会,想必三皇子定会有佳作问世。”萧逸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林小姐不也一样?听闻林小姐近日闭门苦读诗词,想必是胸有成竹。”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有一种默契在空气中流淌。就在这时,前院传来一阵喧闹声,诗会正式开始了。林瑶微微欠身:“三皇子,诗会开始了,我们一同过去吧。”萧逸点了点头:“请。”
二人并肩走向前院,殊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落入了一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里。而这场诗会,也将成为他们命运交织的新起点,拉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与爱情传奇的序幕。
诗会现场,高朋满座,文人雅士们或三两成群低声交谈,或独自静思酝酿诗作,气氛热烈而又文雅。林瑶与萧逸并肩步入会场,瞬间吸引了众多目光。
林瑶感受到周围投来的视线,神色依旧从容淡定,莲步轻移,裙摆随风轻轻摆动,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风范。萧逸亦是身姿挺拔,气质清冷,他目不斜视,仿佛这世间纷扰都与他无关,可那深邃的眼眸中却暗藏锋芒,透着对局势的洞察。
“林小姐,三皇子,这边请。”负责招待的小厮忙不迭地迎上来,引着二人来到前排的贵宾席就座。林瑶微微点头致谢,优雅地坐下,目光扫向前方的诗案,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等待着众人挥毫泼墨。
诗会伊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走上台,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诗会,群贤毕至,实乃文坛盛事。望诸位尽情抒发才情,以诗词会友,共赏这春日雅趣。”说罢,台下掌声雷动。
紧接着,便有几位年轻才子按捺不住,率先起身,吟诗赋词。他们的诗作或激昂豪迈,或婉约清新,引得众人阵阵喝彩。林瑶静静地聆听着,手中轻轻把玩着一块玉佩,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在心中暗自品评着这些诗作的优劣,同时也在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萧逸坐在一旁,亦是神色专注。他偶尔微微点头,对台上诗作表示认可,偶尔微微皱眉,似有不同见解。不经意间,他侧目看向林瑶,只见她面容沉静,眼神却透着灵动,在这喧闹的诗会中仿佛遗世独立的仙子,别有一番韵味。察觉到萧逸的目光,林瑶转过头,二人目光交汇,相视一笑,又迅速移开。
片刻后,轮到林瑶上场。她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莲步轻移走向台前。众人皆知林瑶才情出众,此刻都纷纷投来期待的目光。林瑶站定,轻启朱唇:“今日承蒙诸位抬爱,小女子献丑了。”说罢,拿起笔,饱蘸墨汁,在纸上挥毫写下:
“春日花开绽华光,蜂飞蝶舞韵悠长。
莫叹芳菲容易逝,且留诗韵赋新章。”
林瑶的声音清脆悦耳,诗作清新雅致,既描绘了春日美景,又蕴含着对时光易逝、当把握当下的感慨。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片叫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