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力气大喊:“那些创意是我的!”可换来的却是李明的冷笑与嘲讽:“霍斩疾,你一个新人,哪来这么多奇思妙想,别在这儿做白日梦了。”
公司领导直接让他退到一边,不再给他解释的机会,项目成果全部归属于李明。霍斩疾被辞退那天,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他站在公司大楼外,任凭雨水打湿衣衫。他看着李明在大楼里灯光明亮的办公室窗口前,意气风发地接电话,安排后续工作,那身影刺痛了他的眼。
失业后的日子,比他想象中还要艰难。他租住在城中村的一间狭小逼仄的房间里,家具简陋,连像样的采光都没有。每天,他穿梭在各个招聘会场,投出一份又一份简历,可回应他的只有冰冷的拒绝。他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行业,是否这一生都要被这次背叛的阴影笼罩。
为了生存,他去餐厅做服务员,端盘子、擦桌子,忍受着客人的苛责与挑剔;去快递站点帮忙分拣包裹,累到直不起腰。每当夜深人静,他躺在硬邦邦的床上,望着天花板,泪水无声地滑落。他想起曾经在广告公司里,自己对着电脑屏幕专注设计的画面,那些线条、色彩曾是他全部的热爱与寄托,如今却只能在梦里重温。
三、重生的希望与崛起
就在霍斩疾几乎要被生活的重压彻底击垮时,一束光悄然照进了他的世界。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浏览设计论坛,发泄自己内心的委屈与不甘,讲述自己被背叛的经历以及对设计的执着热爱。本以为只是无人问津的牢骚,却意外引起了论坛里一位资深设计师的注意。
这位设计师名叫陈默,他在广告界摸爬滚打多年,见过太多有才华却怀才不遇的年轻人。他被霍斩疾的故事触动,更被他即使深陷困境仍对设计念念不忘的赤诚打动。陈默私信联系霍斩疾,表示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参与自己正在筹备的一个独立设计项目。
霍斩疾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他感激涕零,立刻答应下来。陈默的项目是一个为新兴小众品牌打造全套品牌形象设计的活儿,从 logo 到包装,从宣传海报到线下门店装修风格,涵盖内容广泛。霍斩疾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全方位锻炼机会,他全身心投入,将这些年积压的创意与灵感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他不再有稳定的收入保障,很多时候得自己垫付一些设计素材费用,可他毫无怨言。为了设计出贴合品牌调性的 logo,他翻阅大量资料,研究品牌文化内涵,手绘了上百个草图,反复修改;为了打造独特的包装,他四处寻找环保又新颖的材料,与工厂师傅沟通打磨生产工艺,常常忙到凌晨。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设计的品牌形象方案得到了品牌方的高度认可。品牌上市后,凭借独特鲜明的形象,在竞争激烈的小众市场中迅速崭露头角,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陈默也履行承诺,在项目结束后,将霍斩疾推荐给了自己合作的一家大型广告公司。
进入大型广告公司,霍斩疾仿佛鱼儿回归大海。这里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他大胆尝试各种前沿的设计理念,有顶尖的团队能与他碰撞出创意火花,有广阔的发展平台让他尽情施展才华。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知识、新技术,他的设计作品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为知名品牌打造广告方案,引领市场潮流。
他设计的广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视觉冲击,更注重情感共鸣与文化内涵的传递。他为一款面向老年人的保健品设计广告,深入养老社区调研,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渴望,最终以温情脉脉的家庭团聚画面搭配细腻文案,成功打动消费者,让产品销量翻番;他为一款高端科技产品打造宣传海报,巧妙融合未来科幻元素与产品特性,展现出品牌引领科技潮流的雄心,使产品在科技爱好者中引发热议。
随着一个个成功案例的积累,霍斩疾的名字在广告界传开,他成为了行业新星,受邀参加各类设计论坛、讲座,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成长经历。他站在台上,面对台下众多怀揣梦想的年轻设计师,讲述自己曾经的黯淡岁月、被背叛的痛苦以及涅槃重生的奋斗历程,鼓励他们无论遭遇多大挫折,都不要放弃对梦想的追逐。
四、释怀的温柔与传承
霍斩疾在广告界站稳脚跟后,有了自己的设计团队。他将曾经受到的善意与关怀延续下去,对团队里的新人格外照顾。他耐心指导他们设计技巧,分享行业经验,还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专业书籍与学习软件。他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少走弯路,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行业里,快速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时常想起李明,那个曾经将他推入深渊的人。他不再怀恨,反而有些释然。李明的背叛固然让他痛苦,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看清了职场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不服输的斗志,促使他不断努力,突破自我。没有那次背叛,或许他还在那家小广告公司里默默无闻,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他以一种宽容的姿态,面对过去。在一次行业聚会上,他意外地与李明相遇。李明已是另一家广告公司的中层领导,看到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