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奇异的图案,那些图案扭曲而神秘,仿佛蕴含着古老的诅咒。盒子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仿佛在召唤着人们去揭开它的秘密。狄仁杰轻轻拿起盒子,仔细端详着。盒子上没有锁,他轻轻一推,盒子便打开了。然而,盒子里面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这让狄仁杰更加疑惑,这个盒子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与薛怀义的死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这一个个问题如同谜团,在他的脑海中盘旋。

  

可这些线索,就像一盘散沙,难以拼凑出完整的真相。狄仁杰站起身来,环顾着整个密室,心中感到一阵无力。案件仿佛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沼,让人无从下手。但他深知,作为一名神探,绝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他必须要从这些看似零散的线索中,找到一条通往真相的道路。

  “乔泰、马荣,我们再仔细找找,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狄仁杰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给自己也给两位同伴打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仿佛在告诉大家,真相就在前方,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找到。

  乔泰和马荣点了点头,开始在密室内再次展开了仔细的搜寻。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执着,仿佛一定要将这起离奇命案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他们的身影在密室内来回穿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线索的角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密室内的气氛愈发凝重。狄仁杰和他的两位同伴,在这看似不大的密室中,一遍又一遍地搜寻着,试图从那无尽的黑暗中,找到一丝光明的线索。而随着他们对案件的深入探究,更多的谜团也逐渐浮出水面,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们紧紧地笼罩其中,让他们在这错综复杂的案件迷宫中,不断探寻着真相的出口。

  朝堂风云

  狄仁杰从薛怀义那仍旧萦绕着诡异气息的府邸迈出时,心中已然笃定,若要将这桩错综复杂、迷雾重重的谜案查个水落石出,深度剖析朝堂之上盘根错节、犬牙交错的势力关系,无疑是最为关键且必经的途径。

  自武则天以雷霆之势称帝,改唐为周,这朝堂恰似被投入巨石的平静湖面,瞬间掀起惊涛骇浪,迅速分化为两大壁垒分明的阵营。以武则天这位一代女皇为首的武氏集团,凭借至高无上的皇权,以及女皇身边一众亲信大臣的拥戴,如铁桶般牢牢掌控着朝堂的诸多关键要职。他们在朝堂上纵横捭阖,权势滔天,势力如日中天,权倾朝野。而主张 “还政于李” 的李氏集团,表面波澜不惊,仿若平静无波的湖面,实则在暗中有条不紊地积蓄力量。他们以李唐皇室的正统血脉为旗帜,吸引着众多心怀旧主的大臣与民间势力,在朝堂的暗处与武氏集团分庭抗礼。双方你来我往,明争暗斗从未有过片刻停歇,朝堂之上的气氛犹如紧绷的弓弦,一触即发。在这激烈的权力角逐中,薛怀义作为武则天极为宠信的臣子,仗着女皇的恩宠,在朝堂上肆意妄为,行事张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李氏集团眼中的钉、肉中的刺。李氏集团将其视作阻碍 “还政于李” 大业的巨大绊脚石,恨不得即刻将其拔除而后快。

  狄仁杰深知,要想理清这一团乱麻般的局势,朝中那些德高望重的元老们无疑是最佳的信息源。这些元老们,皆在朝堂的政治漩涡中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甚至更久,历经无数次权力更迭、政治风云变幻。他们见证了朝堂的兴衰荣辱,对朝堂上各方势力的动态、发展趋势,可谓了若指掌。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可能隐藏着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

  狄仁杰精心挑选了一个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的日子,先后拜访了几位在朝中颇具威望的元老。他来到第一位元老的府邸,踏入那古朴而庄重的书房。屋内弥漫着淡淡的书香与陈旧的檀木气息,仿若将人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世界。元老坐在雕花的太师椅上,虽已白发苍苍,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历经岁月沉淀后的锐利与睿智,仿佛能看穿一切世间万象。狄仁杰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与元老相对而坐,缓缓开启了话题。

  在一番寒暄之后,狄仁杰巧妙地将话题引向朝堂局势。元老微微叹了口气,神色凝重地缓缓说道:“狄大人,你所问之事,近来朝堂上确实风云变幻啊。‘还政于李’的呼声,恰似那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波高过一波,日益高涨。在最近的一次朝会上,就有多位大臣联名上奏,言辞恳切地请求陛下还政于李氏后人,恢复李唐社稷。那场面,可谓是群情激奋啊。” 狄仁杰微微皱眉,目光中透露出探寻的神色,追问道:“那薛怀义在其中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元老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厌恶,仿佛提及薛怀义便如同闻到了腐臭之物。他提高音量,略带愤慨地说道:“那薛怀义,自恃有陛下的宠爱,简直是无法无天。他在朝堂上不仅言辞激烈地反对还政,还对那些主张还政的大臣们肆意辱骂、诋毁,说他们是妄图复辟的逆臣贼子。他那嚣张的模样,简直让人忍无可忍。他的这番举动,无疑是在李氏集团的伤口上撒盐,双方的矛盾愈发尖锐,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愈发紧张,一场风暴恐怕即将来临

上一章 下一章

4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