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洛阳城作为天下之都,繁华非凡,权贵云集。这日,城中最负盛名的苏国公府张灯结彩,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苏国公府的宴会厅内,雕梁画栋,灯火辉煌。巨大的水晶吊灯高悬在天花板上,将整个大厅照得如同白昼。厅内宾客们身着华服,衣香鬓影,谈笑风生。贵妇们头戴凤冠霞帔,身上佩戴的珠宝首饰琳琅满目,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在众多贵妇之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她便是苏国公的夫人,李夫人。李夫人今日身着一袭红色的锦缎长裙,裙摆上绣着精致的金线牡丹,更显得雍容华贵。她的发髻高高挽起,一支金钗斜插在发髻之上,金钗上镶嵌着一颗硕大的红宝石,周围环绕着一圈璀璨的钻石,光芒夺目,引得周围的贵妇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李夫人,您这金钗可真是世间罕见啊!” 一位贵妇笑着说道。
李夫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得意的笑容:“这可是我李家的传家之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就在众人纷纷赞叹之时,宴会厅内的灯光突然毫无征兆地熄灭了。刹那间,整个大厅陷入一片黑暗,只听到女眷们惊恐的尖叫声和男人们的呼喊声。
“怎么回事?”
“快把灯点亮!”
黑暗中,众人慌乱不已。有人在慌乱中撞到了桌椅,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大约过了半盏茶的时间,灯光才重新亮起。
众人惊魂未定,正准备松一口气时,李夫人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我的金钗!我的金钗不见了!”
这一声尖叫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整个宴会厅炸开了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夫人身上,只见她双手颤抖地指着自己的发髻,原本插着金钗的地方此刻空空如也。
苏国公脸色阴沉,大步走到李夫人身边,低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李夫人满脸泪痕,哭诉道:“灯一灭,我就感觉头上一轻,等灯亮了,金钗就不见了。”
苏国公环顾四周,目光冷峻地说道:“今天在场的都是贵客,谁要是敢偷我夫人的金钗,我绝不轻饶!”
宾客们面面相觑,纷纷表示自己没有偷金钗。然而,狄仁杰却敏锐地注意到,在众人慌乱的表情中,有几个人的神色略显异样。
其中一个是苏国公的侄子,苏文。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故作镇定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袖。另一个是李夫人的贴身丫鬟,小翠。她的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角,眼神飘忽不定。
狄仁杰心中暗自思忖,这两人的表现十分可疑。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他不能轻易下结论。他不动声色地走到苏文身边,笑着问道:“苏公子,方才灯灭之时,你在何处?”
苏文微微一怔,连忙说道:“狄大人,灯灭的时候,我就在此处,一直没动过。”
狄仁杰点了点头,又走到小翠面前,轻声问道:“小翠,你呢?”
小翠紧张地低下头,小声说道:“我…… 我当时在夫人身边。”
狄仁杰微微皱眉,他觉得小翠的回答有些含糊其辞。但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突然,他发现宴会厅的角落里有一扇窗户半掩着,微风轻轻吹过,窗帘轻轻飘动。狄仁杰心中一动,快步走到窗户边,仔细查看起来。
他发现窗户的窗台上有一些细微的脚印,脚印的形状很小,似乎是女人的脚印。狄仁杰心中暗自思量,难道金钗是被人从窗户外面偷走的?
但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从窗户到李夫人所在的位置,距离较远,而且中间还隔着许多宾客,想要在黑暗中准确无误地偷走金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狄仁杰陷入了沉思,他觉得这起金钗失窃案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而要想揭开这个阴谋,就必须从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中找到突破口。
此时,苏国公已经命人将宴会厅的大门紧闭,他决定在找出偷金钗的人之前,谁也不许离开。宾客们都被困在宴会厅内,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起来。
狄仁杰知道,时间紧迫,如果不能尽快找出真凶,不仅金钗难以找回,还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他深吸一口气,开始重新梳理整个案件的经过,试图从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中找到破案的关键。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狄仁杰的目光再次落在了苏文和小翠身上。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揭开这起金钗失窃案的真相,让真凶得到应有的惩罚。
宴会厅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苏国公府的家丁们手持火把,在四周严阵以待,那架势仿佛只要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立刻扑上去。被困在厅内的宾客们,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有的则满脸焦急,不停地向家丁询问何时才能离开。
狄仁杰站在大厅中央,眉头紧锁,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他深知,在这看似混乱的局面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解开谜团的关键。
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宴会厅的灯火控制系统。在角落里,负责灯火的小厮正瑟瑟发抖,脸色苍白如纸。狄仁杰缓缓走到他面前,轻声问道:“你且详细说说,这灯为何会突然熄灭?”
小厮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说道:“大人,小的真的不知道啊!小的一直守在这儿,没敢有丝毫懈怠。就在灯灭之前,小的也没察觉到任何异常。”
狄仁杰微微颔首,示意小厮起身,接着又仔细检查了灯火设备。然而,一番查看下来,并未发现任何人为破坏的痕迹。他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这灯灭只是一场意外?可为何偏偏在金钗失窃之时发生?这其中定有蹊跷。
随后,狄仁杰开始逐一询问在场的宾客。他来到一位身着蓝色锦袍的中年男子面前,此人乃是朝中的一位官员,名叫王大人。狄仁杰拱手问道:“王大人,方才灯灭之时,您可有注意到周围有什么异常动静?”
王大人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狄大人,当时一片漆黑,我只听到周围乱糟糟的,实在没注意到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我好像听到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似乎是朝着李夫人那边去的,但我也不敢确定。”
狄仁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继续询问其他宾客。但得到的回答大多含糊不清,要么说没注意,要么说只听到混乱的声音。
在询问的过程中,狄仁杰特意留意了苏文和小翠的反应。苏文依旧表现得十分镇定,回答问题有条不紊,可狄仁杰总觉得他的镇定之下隐藏着一丝不安。而小翠则始终低着头,眼神闪躲,当狄仁杰问到关键问题时,她更是紧张得声音都在颤抖。
询问完宾客,狄仁杰决定去李夫人的闺房查看一番。或许在那里,能找到一些与金钗失窃有关的线索。
李夫人的闺房布置得极为奢华,各种奇珍异宝琳琅满目。狄仁杰在房间里仔细搜索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他查看了梳妆台,上面的首饰盒摆放得整整齐齐,唯独放置金钗的位置空着。他又翻开了床铺,检查了衣柜,却都一无所获。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了床底下有一个小小的纸团。狄仁杰心中一动,俯身捡起纸团,展开一看,上面写着几个模糊不清的字:“三日之后…… 金钗……” 后面的字迹已经被磨损得无法辨认。
狄仁杰盯着这几个字,陷入了沉思。这纸团究竟是谁留下的?它与金钗失窃案又有着怎样的关联?“三日之后” 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此时,苏国公匆匆走进闺房,焦急地问道:“狄大人,可有什么发现?”
狄仁杰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目前还没有确凿的线索,但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苏国公,还请您再给我一些时间。”
苏国公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好吧,狄大人。这金钗对我夫人来说意义重大,还望您能尽快找回。”
离开闺房后,狄仁杰站在庭院中,望着夜空,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调查计划。虽然目前初查无果,但他坚信,只要顺着这些蛛丝马迹继续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