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废,家族飘摇,让她夜不能寐。

  

苏瑶握住母亲的手,安慰道:“娘,别怕,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定能度过难关。我们先从这小镇做起,为百姓谋福祉,说不定日后还有转机。”

  苏父微微点头,看向众人:“瑶儿所言有理,我们苏家能有今日地位,靠的是历代先祖为百姓谋福、为朝廷尽忠。如今虽遭困境,初心不能忘。我决定,咱们先在这镇上安顿下来,利用家族余财,兴办学堂、修缮水利,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众人听了苏父的话,虽仍有愁绪,但也渐渐明晰了方向。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家开始忙碌起来。苏瑶带着丫鬟婆子们,亲自走访农户,了解庄稼收成、生活难处。她看到田间因缺水干裂的土地,心中焦急,四处请教老农,寻找解决灌溉问题的方法;又听闻村里孩童因无钱上学,只能在家放牛,便与苏父商议,腾出老宅的几间空房,作为学堂,聘请先生授课。

  二哥苏御虽心中仍有怨念,但看着妹妹忙碌的身影,看着百姓们眼中燃起的希望之光,也渐渐放下成见,加入其中。他带着家丁,与村民们一同扛着锄头,挖渠引水;又将自己在军中所学的强身健体之法,传授给村里的年轻后生,组建起一支护村队伍,保一方安宁。

  苏父则利用多年积攒的人脉,书信联络各地旧友,寻求物资、人才支持。虽不少人因苏家失势,态度冷淡,但也有一些忠义之士,听闻苏家作为,纷纷伸出援手。一时间,小镇上热火朝天,苏家的善举传遍四里八乡,百姓们对苏家感恩戴德,苏家也在这片土地上,渐渐扎下根来。

  然而,京城的局势并未因苏家的离开而平静。世家越发跋扈,朝堂之上,贪污腐败之风盛行,政令不通,民不聊生。皇帝萧逸辰在龙椅上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有些后悔。他想起苏瑶往昔的劝谏,那些曾被他视为逆耳忠言的话语,如今却如声声警钟,在耳边回响。但身为帝王,他有他的骄傲,即便心中有悔,也不愿轻易表露。

  此时,李大学士瞅准时机,再次联合几位重臣上书,言辞委婉却又字字句句直击要害,恳请皇帝召回苏家,重整朝纲。皇帝拿着奏折,在御书房来回踱步,心中矛盾万分。召回苏家,无疑是承认自己当初决策失误,可若不召回,朝堂怕是真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远在小镇的苏家,尚不知京城风云又起。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播种希望,等待着属于他们的转机,却也即将面临新的抉择与挑战。家族的命运,如同风中残烛,虽在众人努力下暂燃微光,却仍受着外界风雨的侵袭,未来之路,依旧漫长而艰辛。

  苏家在祖籍小镇的日子渐入正轨,晨曦初露,公鸡打鸣,打破了一夜的静谧。苏瑶早早起身,简单挽了个发髻,穿上粗布衣衫,已全然没有了昔日皇后的雍容华贵,却多了几分质朴利落。她推开房门,深吸一口带着泥土清香的空气,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劳作。

  院子里,苏

上一章 下一章

4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