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强的脸瞬间红肿起来,他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有丝毫辩解。
戏班里的孩子们大多都带着伤病坚持训练和演出,练功场地简陋,仅有几块破旧的垫子,孩子们在上面跌打翻滚,常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旧伤未愈,新伤又添,对他们而言,伤痛早已成为生活的常态。
在阿强进入戏班的第三年春天,班主从街头带回一个流浪的小女孩。
小女孩瘦骨嶙峋,眼神中充满恐惧。
和阿强当初一样,她也被迫立刻投入训练。
然而,小女孩身体虚弱,几次训练下来便发起高烧,昏迷不醒。
班主见状,只是皱了皱眉头,让人将小女孩扔到戏班外的一间破屋里,任其自生自灭。
阿强和其他孩子虽心生怜悯,但在班主的威严下,也只能默默看着,不敢言语。
旧时代的戏曲表演多在简陋的戏园子或街头露天进行,条件极为艰苦。
戏曲节目涵盖了文戏、武戏等众多类型,武戏中的刀枪对打、高难度翻腾动作等,危险性极高,演员稍有不慎便会受伤。
为了吸引观众,班主常常安排一些惊险刺激的表演。
“高台跳水”便是其中之一,在戏台后方搭建起数米高的架子,演员从上面飞身而下,落入台下放置的一个大水缸中。
阿强因身形轻巧,被选中表演这个节目。
每次站在高台之上,阿强望着下方的水缸,心中都充满恐惧,但为了不被班主惩罚,他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跳。
有一次,在下落过程中,他因风向原因身体偏移,险些撞到水缸边缘,吓得台下观众惊呼连连,他也因此受伤,但稍作休息后,便又被班主逼着继续表演。
4.
随着年龄增长,阿强在戏曲表演上愈发精湛,尤其是他的武生戏,凭借出色的身手和俊朗的扮相,在当地逐渐小有名气,成为戏班的台柱子之一,他与师姐阿秀合作的《三岔口》更是场场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