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呢,我想在网上买,他非要去超市。”
婆婆在那头说:“哎呀,超市买得踏实,看得见摸得着。”
我一听更来气了:“妈,您咋也不支持我呢?网上也有好东西呀。”
婆婆说:“林婉红啊,不是妈不支持你,这过年的东西,还是亲眼看着选的好。”
挂了电话,我狠狠瞪了陈江涛一眼:“都是你,把婆婆也拉到你那边去了。”
陈江涛哼了一声:“本来我就有理。”
没办法,最后我俩决定,一部分年货在网上买,一部分去超市挑。可就算这样,在具体买哪些、买多少的问题上,还是争论不休。
这年货采购,真是让我俩心力交瘁,感觉过年的喜林婉红都被冲淡了不少。
年味儿越来越浓,可我和陈江涛之间的气氛却越来越紧张。这不,压岁钱和红包的事儿又让我们闹得不可开交。
我想着,如今都讲究个理性消费,压岁钱意思一下就行,别给太多,不然孩子们容易养成乱花钱的习惯。
我跟陈江涛说:“亲爱的,今年压岁钱咱就一人给两百,图个吉利。”
陈江涛一听,瞪大了眼睛:“两百?你也太小气了吧!怎么也得五百起步。”
我皱起眉头:“五百?太多了!现在都提倡勤俭节约,给那么多干吗?”
陈江涛急了:“你懂什么?这关乎面子!隔壁老王他们家都给一千呢!”
我生气地说:“你就知道跟别人比,这压岁钱又不是拿来攀比的!”
就在这时,我闺蜜打来电话,跟我吐槽她老公因为压岁钱的事儿跟她大吵一架,说现在过年压力太大,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我无奈地说:“我这儿也正为这事儿烦着呢!”
挂了电话,我对陈江涛说:“你看看,大家都因为压岁钱烦恼,咱们就不能简单点吗?”
陈江涛却不依不饶:“那不行,咱不能让孩子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
我忍不住哭了起来:“陈江涛,你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你的面子?这日子还怎么过?”
陈江涛看着我哭,有点慌了:“哎呀,你别哭啊,咱们再商量商量。”
可我已经心灰意冷:“还有什么好商量的,你从来都不听我的。”
我想起网上那些关于过年花费太大导致家庭矛盾的新闻,感觉自己的家也陷入了这种困境。
这时,婆婆进来了,问清楚情况后说:“别吵了,压岁钱给多少,还是要看自家的经济情况,别打肿脸充胖子。”
可陈江涛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觉得特别委屈。
这个年还没到,我就已经充满了烦恼和泪水。
第三章:创业的困境
年关的混乱刚刚过去,生活的压力却没有丝毫减轻。我和陈江涛寻思着,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得想办法改变现状,于是我们决定创业,开一家民宿。
我们满怀憧憬地开始了选址工作。我看中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觉得那里环境优美,能吸引游客。
可陈江涛却觉得太偏僻,交通不方便,游客不愿意来。
“陈江涛,你看这村子多宁静,空气多新鲜,游客来了肯定能放松身心。”我试图说服他。
陈江涛摇摇头说:“林婉红,你太天真了。游客大老远来玩,交通不方便怎么行?他们可不愿意在路上浪费太多时间。”
我们为此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步。
最后,陈江涛拗不过我,同意了在这个村子开民宿。接下来就是装修,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我喜欢温馨简约的风格,想把房间布置得舒适自然。“咱们就用原木的家具,配上素色的床品,多有感觉。”我兴奋地跟陈江涛描述着。
陈江涛却不以为然:“这样太简单了,不够豪华。游客花了钱,得让他们觉得值。”
我反驳道:“民宿要的就是这种家的感觉,不是越豪华越好。”
我们再次陷入了争吵,装修的进度也因此停滞不前。
资金方面也出现了问题,预算严重超支。我着急地说:“陈江涛,咱们得控制成本啊,不然还没开业就没钱了。”
陈江涛却一脸无奈:“有些东西不能省,不然品质上不去,怎么吸引客人?”
这时,我看到网上有人说创业就是不断妥协和坚持的过程,可我觉得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朋友也劝我:“你们俩这创业还没开始就矛盾重重,以后可怎么办?”
我心里也充满了迷茫,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在无数次的争吵和妥协后,民宿终于开始装修了。可我和陈江涛之间的感情,却像是出现了一道难以弥补的裂痕。
民宿的装修在磕磕绊绊中总算接近尾声,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那就是经营理念的巨大分歧,这让我和陈江涛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
民宿即将开业,我主张在各大旅游平台上做一些优惠活动来吸引客人,先把口碑做起来。“咱们价格实惠点,客人觉得性价比高,自然会帮我们宣传。”我满心期待地跟陈江涛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