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为我知道,只有站在这权力的巅峰,我才能真正改变这个国家,让百姓们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

  “陛下?陛下?您能听见吗?”迷迷糊糊间,一个焦急的声音在耳畔不断回响。我的脑袋仿佛被重锤击中,一阵剧痛袭来,无数陌生又熟悉的记忆如汹涌潮水般,在脑海中轰然炸开。

  我双腿一软,不受控制地蹲下身子,双手紧紧抱住头,试图缓解这几乎要将我撕裂的疼痛。那些如走马灯般闪现的画面,是这具身体小时候的回忆吗?为何这些尘封的记忆会在此时突然涌现?还有眼前这个男人,他会是当年那个孩子吗?

  无数的疑问如乱麻般缠在心头,可我茫然四顾,却找不到一个能为我答疑解惑的人。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让我彻底乱了分寸,满心的惶恐与困惑,不知该向谁诉说。

  “陛下!您还好吗?”就在我几乎要被这混乱的思绪淹没时,一个温柔又带着几分担忧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我缓缓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双如湛蓝深海般的眼眸,沈淮殊正紧紧皱着眉头,满眼关切地望着我。

  “陛下,要不要宣郎中过来看看?”他的声音里满是焦急。我深吸一口气,强撑着站起身,摆了摆手,故作镇定地说道:“朕无事,只是有些困乏罢了。” 然而,只有我自己清楚,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我的内心正翻涌着怎样的惊涛骇浪 。

  我微微眯起双眸,仔细审视着眼前这个自称沈淮殊的男人。烛火摇曳,将他的面容勾勒得愈发深邃。他提及过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片段,在我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朕还记得,那时你瘦得皮包骨头,在街角冻得瑟瑟发抖,若不是顺全公公心善,将你带回宫来,你恐怕早就……”我的声音微微一顿,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

  沈淮殊单膝跪地,神色诚恳:“陛下的恩情,草民没齿难忘。离开南国后,草民四处漂泊,历经磨难。在这期间,有幸得遇名师,习得一身武艺与治国安邦之策,只为有朝一日能重回陛下身边,报效陛下。”

  我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忖,此人言辞恳切,不似作伪,但人心难测,我身为女帝,又怎能仅凭几句言语就全然信任。“既如此,你且说说,若朕信你,你能为我南国做些什么?”

  沈淮殊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如今边境常有外敌侵扰,百姓苦不堪言。臣愿领命出征,定当竭尽全力,保我南国疆土,护我百姓周全。若有违此誓,愿受万箭穿心之刑。”

  

我凝视着他,心中有些动摇。如今朝堂之上,可用之人实在有限,而他的出现,或许真的能成为我手中的一把利刃。但我还是不动声色地说:“此事非同小可,朕需得再斟酌一番。你先起身吧,这几日便在宫中住下,待本宫与大臣们商议后再做定夺。”

  沈淮殊叩谢起身,退下之时,步伐沉稳有力。待他离去后,我靠在龙椅上,揉了揉太阳穴。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小时候怯懦又乖巧的模样,与如今的坚毅果敢判若两人。这世间的事,当真是变幻莫测。

  几日后,边关急报传来,敌军又一次进犯,连下数城,守将连连败退。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却无一人能提出良策。我心中烦闷,突然想起了沈淮殊。

  退朝后,我宣他前来御书房。“如今边关战事紧急,你可有把握击退敌军?”我开门见山地问道。

  “陛下放心,草民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击退敌军,提头来见。”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决绝。

  看着他这般坚定,我终于下定决心:“好,朕便信你这一次。任命你为征北大将军,统领二十万大军,即刻出征。”

  沈淮殊跪地领命,接过兵符的那一刻,他的手微微颤抖。

  “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

  说罢,他起身,大步走出御书房。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他的期待,也有一丝隐隐的担忧。这一场战争,不仅关乎南国的安危,也关乎我对他的信任。此去征途,他究竟能否凯旋而归?我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一次的决定,不会让我后悔。

  几日里,我坐在金碧辉煌

上一章 下一章

4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