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父亲,也为了自己。
刚开始时,林然并不擅长这份工作。他试着用对方喜欢的话题展开聊天,但总是显得生硬而刻意。许多目标在聊了几句后就失去了兴趣,有些甚至直接拉黑了他。每当林然失败时,坐在他身后的“监工”都会冷冷地嘲讽:“你这样下去,连饭都吃不上。”那种轻蔑的语气让林然心中怒火中烧,但他只能咬牙忍耐。
第一次尝试的失败让他感到挫败,但他很快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骗局,而是一场心理战。他必须学会观察人性,掌握对方的弱点,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生存下去。
林然开始改变策略。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地与目标建立联系。他仔细研究每一个聊天对象的朋友圈动态,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甚至是情感状态。他发现,许多目标都是孤独的中年男人,他们渴望有人倾听,渴望被理解,而这正是他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他开始扮演一个温柔、体贴又略带神秘的“白富美”。他会在深夜发去一句“你还在忙吗?我有点失眠”,也会在对方分享生活中的小事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用高超的演技和对人性的敏锐观察,逐渐掌握了这场心理战的技巧。
第一次成功是在一个深夜。林然通过几天的聊天,成功让目标相信自己是一个因家庭矛盾而感到孤独的女孩。当他提出“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借点钱”时,对方几乎没有犹豫,便转来了几千元。
看着手机上到账的提示,林然的心情复杂至极。他既有一种胜利的快感,又感到深深的羞耻。他知道,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但他别无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然的技巧越来越娴熟。他学会了如何迅速判断目标的心理状态,如何用最少的话语赢得对方的信任。他甚至开始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话术”,在不同的目标面前切换不同的角色。
短短一个月内,林然的“业绩”便跃居全组第一。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老唐的“表扬名单”上,甚至还被其他组员私下称为“心理战的高手”。
“不错嘛,小子。”一次例会后,老唐拍着林然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看来你比我想象中更有潜力。”
林然低头笑了笑,表面上表现得谦逊而顺从,但心里却对老唐充满了厌恶。他知道,这份“表扬”不过是为了让他更加卖力地为组织工作。他不会因此感到满足,他的目标从来不是成为这里的“明星员工”。
随着老唐对他的信任逐渐增加,林然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内部信息。他被安排参加一些更高级的会议,了解了组织的运作方式和资金流向。他发现,这个诈骗集团的规模比他想象中还要庞大,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几乎没有任何漏洞。
但林然并没有被这些复杂的操作吓倒。他知道,要想逃出去,他必须先赢得老唐的完全信任,找到机会接触到组织的核心机密。
每天晚上,当其他人都在休息时,林然会独自坐在宿舍里,用笔记下他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老唐的作息时间、监控摄像头的分布、资金的转移方式……这些信息像拼图一样,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拼凑成一幅清晰的逃生计划。
他也开始注意到其他组员的态度变化。有些人对他的成功心生嫉妒,甚至在背后议论他。“不就是运气好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哼,别看他现在风光,迟早会摔得很惨。”林然听到了这些话,但他没有理会。他知道,在这里,任何感情都是奢侈品。他必须戴上面具,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才能在这片黑暗中生存下去。
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会摘下面具,面对那个真实的自己。他会想起父亲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想起家乡的阳光和田野,想起那些他曾经渴望的简单而美好的生活。
雨季的缅北依然潮湿而闷热,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气味。但在林然的心中,有一丝希望的火苗正在燃烧,照亮了他前方的路。
第四章:光亮的出现
林然从未想过,会在这里遇到苏瑶。
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潮湿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林然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机械地敲击着键盘,屏幕上是他伪装的“白富美”账号与目标的对话框。突然,他的余光捕捉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
他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那是一个年轻女孩,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牛仔裤,眼神中带着一丝惊慌和倔强。她走在走廊尽头,被两个男人推搡着,显然是新来的“货物”。林然的心猛地一沉,手指僵在键盘上,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一般。
苏瑶。
她怎么会在这里?
苏瑶是他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也是他心中唯一的光亮。她是那个在他最低谷时,仍然会递给他一杯热茶,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人。几个月前,林然被迫卷入这场噩梦般的骗局后,彻底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他曾无数次想象过苏瑶在家乡的生活,却从未料到,她会追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