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七律·赞

古韵悠悠雅颂长,七律妙笔韵流芳。

起承转合藏深意,平仄相谐绽丽章。

景绘山川添锦绣,情抒岁月诉沧桑。

千秋佳作传今古,墨香盈怀韵味长 。

诠释:

这首诗开篇表明七律历史悠久、文采斐然。颔联具体阐述其结构与韵律之美,颈联从写景抒情的角度,展现七律丰富的表达内容。尾联赞叹七律佳作流传千古,余韵悠长。

一、以《周易》哲学智慧照亮情志调养之路

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长河中,《周易》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深邃的智慧光芒。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构建起一个宏大而完备的思想体系,广泛涵盖了宇宙天地的运行规律、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其哲学思想犹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矿山,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探索情志调养这一关乎人类身心健康的关键领域,提供了极为丰富且珍贵的启示。通过对《周易》的深度挖掘与剖析,我们能够探寻到一系列精妙绝伦且行之有效的情志调养之道,以此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与平衡发展。

阴阳平衡:情志调和的基石

《周易》的核心要义之一便是阴阳学说,它深刻地揭示了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种既相互对立又彼此依存的基本力量所构成。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是维持事物稳定有序发展的根本基础。在人类情志的范畴中,不同的情绪类型同样可以类比为阴阳两种属性的具体表现形式。诸如喜悦、快乐等积极向上的情绪,它们往往具有向外发散、活跃灵动的特质,因而可将其归属于阳的范畴;而忧愁、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则通常会使人的身心状态趋于内敛、沉静,故而可将其视为阴的体现。

正如自然界中昼夜交替、寒来暑往的规律一般,阴阳二者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之中。人体的情志状态亦遵循这一基本原理。过度的喜悦情绪有可能致使心气涣散,难以集中。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儒林外史》中所描绘的范进中举的情节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范进在得知自己高中举人后,因狂喜过度而陷入疯癫状态,这无疑是阳盛至极,严重打破了情志领域中阴阳平衡的生动写照。反之,倘若一个人长期深陷于忧愁、悲伤等消极情绪的泥沼而无法自拔,就会逐渐损耗人体自身的阳气,导致精神萎靡不振、意志消沉,这便是阴盛阳虚所引发的不良后果。

基于此,在日常的情志调养过程中,我们务必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密切关注自身情绪的起伏变化,竭力避免某一种情绪的过度积聚与失衡。当我们感受到自身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时,可以尝试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让自己的身心逐渐沉静下来,从而为情志的“阴”属性注入能量,以实现阴阳的重新平衡。而当我们不幸陷入消极情绪的困扰时,不妨积极主动地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投身于充满活力的户外运动,或是聆听欢快愉悦的音乐,以此激发内心积极向上的情绪力量,补充“阳”的能量,使情志状态回归到平衡和谐的轨道之上,进而有力地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卦象变幻:情绪应对的智慧启示

《周易》由精妙绝伦的六十四卦所构成,每一个卦象都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形象地象征着特定的情境、态势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以乾卦为例,乾卦作为《周易》六十四卦之首,其核心寓意为刚健、进取与自强不息。乾卦的六爻从初爻的“潜龙勿用”,逐步发展至上爻的“亢龙有悔”,这一完整的爻变过程,生动而细腻地描绘出事物从萌芽孕育、茁壮成长,直至达到鼎盛巅峰,而后又不可避免地走向盛极而衰的全过程。这一卦象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为我们正确面对和处理自身情绪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智慧启示。

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挫折、陷入困境,处于人生的低谷阶段,从而产生沮丧、失落、挫败等消极情绪时,应当深刻领悟乾卦初爻“潜龙勿用”所传达的智慧内涵。此时,我们不应盲目地沉浸于消极情绪的深渊之中而无法自拔,

上一章 下一章

1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