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花花打抱不平,因为那个男孩子把花花的书弄湿了,还不道歉,花花气哭了,李诺与他争吵直到老师进教室了,这场风波才平息。随后老师让赵琪坐到的那个男孩子的位置,也就是李诺的前桌。两个人从这里开始相识与熟悉。
初中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懵懂少年无知,总以为世界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充满了宽容、友好和善意。那时候的未成年人总觉得自己在家里是什么样,在学校、社会以及现实中的生活就都是可以按家里的习惯生活。赵琪是住校生,每周末可以回家,李诺那时候是走读生每天按时上下课,早中晚都可以在家吃饭,李诺的家境在她所在的小镇属于中等家庭,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家附近工作,即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学生,又能挣点生活费。在初中的走读生除了相对自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比如给班里玩得好的同学带早饭,分享父母做的饭菜以及帮同学修补衣服等等事情。赵琪因为与李诺是前后桌的关系,也没少跟着花花一起吃李诺母亲做的饭菜,有时候李诺给花花带早饭时顺带着也会给赵琪带一份。赵琪是父母都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家在吃住这些客观条件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在衣服和教育上或多或少有些欠缺,赵琪的衣服来来回回也就那几件,性格有些沉默寡言,遇事犹豫不决。青少年时期大家都不会太关注小孩子的心里教育,那时代的父母都在外为生活奔波,上有老下有小,对于教育全部指望的是学校以及孩子自己的学习意愿,那时候大多数父母的态度就是,能学进去我们就供你上学,学不进去了就退学不上,出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初中正是年少无知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一些事物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有时候周围人的影响就会导致孩子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