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是单纯的父母的争吵,更多的是我自己内心的困惑和不安。

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从小就活在一个没有爱的环境中。父母并没有像那些温暖家庭里的父母一样,给我关爱和关注,更多的只是冷漠和争吵。长大后的我,总是陷入一种无法摆脱的孤独,感觉自己像是被世界遗弃的一部分。那些父亲的沉默、母亲的无力,早已经成为我成长中的阴影,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父亲和母亲之间的裂痕,从未愈合过。即使我很小,已经能察觉到他们不再互相关心。小时候,我会在深夜被他们的争吵吵醒,躲在被窝里,用被子捂住耳朵,尽量不去听。即便如此,声音还是像一把刀,深深地扎进我的心里。父亲总是带着酒气,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你这女人,不懂事!你根本不配做母亲!”而母亲的哭声则是我最熟悉的背景音。

我开始害怕回家,回家的路每一步都像是一个巨大的负担。父亲再怎么说:“家就是家,你怎么可以不回家?”我都只能沉默,心里明白,家对我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避风港,而是一个让我窒息的地方。

每当我感到无助的时候,我就会逃避。逃避回家,逃避那些沉默的目光,逃避那些令人窒息的夜晚。我开始去舅舅家,住在那里,躲避父母带来的痛苦。舅舅和舅妈对我很好,他们并不像父母那样充满期待和控制,反而给我更多的自由。

但随着我在舅舅家待得越来越久,父母的存在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每次和他们通电话,我都能感到那种隔阂。

“恒恒,你什么时候回来?”父亲的声音沉闷,带着一丝不耐烦。

“我暂时不回去,爸。”我回答时,语气有些避重就轻,“我挺好的。”

每次挂电话后,我都会长时间地沉默,心里不知道是应该感到安心,还是不安。

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也是在心灵上的。我内心的那道隔阂,已经无法修复。过去的一切,像一道深深的裂缝,把我和他们分开。我甚至开始怀疑,父母是否真的爱我,是否真的关心过我。

“你是不是觉得,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给你任何的爱?”一天,母亲在电话里突然问我。

我愣了一下,没知道怎么回答。“我觉得……你可能没有给我那种我想要的爱吧。”我小心翼翼地说。

电话那头静默了一会儿。母亲终于开口:“我知道,恒恒,我知道你不容易。你觉得我不够好,也许是我做得不够好。”

“不是的,妈。”我急忙说,“我只是觉得,小时候,家对我来说好像不是一个温暖的地方。”

“我也知道。”母亲的声音低沉,“当时,那个家,我能做的,也只是尽量保证你们不饿、不冻。”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痛。母亲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无奈,仿佛她从来没有真正能够做到父母该做的事情。过去那些冷淡和疏离,或许只是她无法承受的生活重压。

我突然意识到,母亲和父亲并不完全是错的,他们所做的一切,也许只是生活让他们变得如此。生活对他们来说,同样充满了压迫和无奈,而他们无法为我提供那种温暖与支持。我从小到大的很多问题,或许并不是他们不关心,而是他们自己也迷失了方向。

我开始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痛,开始尝试理清自己这些年积累下来的情感负担。其实,我一直在逃避这份痛苦。每当父母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总是害怕面对那种孤单和冷漠,害怕面对他们对我的不理解。

但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不能继续逃避下去。我已经十六岁,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心里满是迷茫和无力。

我决定与自己做一个对话。

“你怕什么?你真怕父母的责备,还是怕自己会被遗弃?”我问自己。

我的内心有些混乱,感到一阵阵的刺痛。每当我想起父亲那种永远不解的冷漠,我就想放弃一切,认为自己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爱。但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意识到,逃避并不能让我变得更强大,反而让我变得更加脆弱。我需要面对这一切,不管过去如何,我都必须让自己走出这片阴影。

有时候,我会对自己说,人生本来就没有那么完美。没有任何人能从一出生就拥有幸福的家庭,父母也不是完美的,他们也有自己的伤痛和困扰。像我这种“留守”孩子的痛苦,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是他们自己的痛苦的延续。

“恒恒,你能不能给你爸一个机会?”舅舅又一次问我。

我低下头,心里很复杂。其实,我并不想和父亲对立,也不想继续与他保持这道难以跨越的距离。但我也明白,自己不可能轻易放下这么多年的怨气。父亲给我的爱,或许就是这种无言的痛。

“我不知道。”我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我还在考虑。”

上一章 下一章

2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