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至于引起他人的警觉。如此一来,既能保持您在朝堂上的存在感,又不会过早地暴露我们的意图。”
萧逸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赞同道:“苏先生所言极是,就依先生之计行事。先生果然智谋过人,有先生相助,乃我之幸事。”
从那以后,萧逸开始在朝堂上逐渐展现出一种 “温和” 的姿态。他在一些无关大局的小事上,适时地提出一些恰到好处的建议。这些建议,既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与抵触,又能让皇帝和其他大臣们看到他的 “忠心耿耿”。每次他发言时,语气总是平和谦逊,让人如沐春风,却又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不凡的见解。
久而久之,皇帝对萧逸的态度也渐渐从最初的怀疑和警惕,变得稍微缓和了一些。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朝中的权臣李明远,一直对萧逸心存忌惮。他敏锐地察觉到,萧逸虽然表面上变得低调内敛,但暗中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于是,李明远开始在朝堂上处处针对萧逸,试图抓住他的把柄,将他彻底扳倒,以绝后患。一日,李明远在朝堂上突然发难,指着萧逸,声色俱厉地指责道:“启禀皇上,臣听闻萧逸在王府中私自豢养死士,意图谋反,其心可诛!此等大逆不道之人,若不及时惩处,必将危及我朝江山社稷!”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整个朝堂陷入一片混乱。有的大臣面露惊恐之色,仿佛听到了什么惊天噩耗;有的大臣则在一旁窃窃私语,揣测着事情的真假。皇帝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目光如炬,仿若能穿透人心,直直地看向萧逸,厉声问道:“萧爱卿,此事当真?你可有什么要解释的?”
萧逸心中猛地一沉,但脸上却依然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情。他从容不迫地跪地叩首,声音沉稳而坚定地说道:“皇上明鉴,臣对朝廷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