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梦想起航
林宇站在那间狭小昏暗的办公室里,看着剥落的墙面和满是灰尘的角落,心中五味杂陈。这就是他创业的起点,一个仅有二十平米的空间,承载着他对未来满满的憧憬。
“林宇,咱真要在这破地方开始啊?”好友陈峰皱着眉头,满脸怀疑地问道。
林宇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就这儿,别看现在破,以后肯定能变成大公司。”他心里清楚,创业哪有不艰难的,这只是第一步。
为了节省开支,林宇既是老板,又是设计师、业务员。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跑业务,晚上回来还得熬夜做设计方案。有一次,为了拿下一个小公寓的装修订单,他连续三天守在客户公司门口,就为了能和客户见上一面。
“您看看我们的方案,真的是根据您的需求精心设计的,价格也绝对合理。”林宇诚恳地对客户说道。
客户抬眼看了看他,不屑地说:“就你们这小公司,能行吗?别到时候装修一半跑路了。”
那一刻,林宇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但他还是强忍着委屈,笑着说:“您放心,我们虽然规模小,但诚信绝对有保障,一定给您打造出满意的家。”
经过无数次的碰壁和努力,林宇终于迎来了第一个订单。那一刻,他激动得几乎落泪,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第2章 初尝甜头
第一个订单的顺利完成,让林宇的公司渐渐有了起色。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户型装修,但客户的满意和口碑传播,为他带来了后续的几个小订单。
“林老板,你这活儿干得真漂亮,我朋友那房子也想装修,到时候介绍给你。”第一位客户李姐笑着说道。
林宇连忙道谢,心里乐开了花。他知道,对于小公司来说,口碑就是生命。
随着业务的增加,林宇招了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张阳和王悦。张阳性格开朗,充满干劲;王悦则心思细腻,设计方面很有天赋。
“张阳,王悦,欢迎你们加入咱们这个小团队。虽然现在公司规模不大,但只要大家努力,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林宇鼓励着两位新人。
张阳兴奋地说:“林哥,我们一定好好干,跟着你大干一场。”
有了团队的帮助,林宇轻松了一些,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拓展业务上。他参加各种家装展会,虽然展位很小,但他还是想尽办法吸引客户的注意。
“先生女士,看看我们的装修案例,风格多样,价格实惠。”林宇在展会上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人。
在一次展会上,林宇结识了一位房地产中介的负责人赵总。赵总对林宇的设计理念很感兴趣,提出可以合作,为一些买房的客户推荐装修服务。
“林老板,我觉得咱们合作肯定能互利共赢,你觉得呢?”赵总笑着伸出手。
林宇连忙握住赵总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您了,赵总,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这次合作,让林宇的公司业务量又上了一个台阶,他也终于尝到了创业以来真正的甜头。
第3章 危机初现
随着业务越来越多,林宇发现公司的管理开始出现问题。施工队的工人有时会偷工减料,材料采购也出现了几次失误。
在一个工地现场,林宇看着墙面的油漆刷得不均匀,顿时火冒三丈。
“这是怎么回事?这活儿干得也太糙了吧!”林宇对着施工队长李明喊道。
李明低着头,小声说:“林老板,最近活儿太多,工人有点赶时间,所以……”
林宇强压着怒火:“赶时间也不能不顾质量啊,这要是客户不满意,我们公司的名声就完了。”
与此同时,在材料采购方面,采购部的小王因为疏忽,采购的木材质量不达标。
“小王,你怎么回事?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能出错!”林宇严肃地批评道。
小王满脸愧疚:“林哥,我错了,我当时没仔细检查,没想到会出问题。”
这些问题让林宇意识到,公司不能再这样盲目发展下去,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他开始制定施工标准,加强对施工队的培训和监督,同时对采购流程进行严格规范。
“从现在开始,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谁出了问题谁负责。”林宇在全体员工会议上郑重地说。
然而,改变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还是出现了一些客户投诉的情况,让林宇焦头烂额。
第4章 艰难抉择
公司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客户投诉不断,业务量也开始下滑。林宇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他必须做出一些艰难的抉择。
“林哥,要不咱们降低点施工标准,这样成本能降下来,也能多接些活儿。”张阳提出了一个建议。
林宇皱了皱眉头,看着张阳说:“降低标准?那和那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