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某日,阳光明媚,古人们却无心赏玩,只因灵犀通讯app上,李清照建立了一个名为“以文会友”的聊天群。这不,趁着冬日闲暇,李清照在群里提议:“今日小年,不如诸君各展所长,以‘北方小年’为题,各作一词,以增添节日之雅趣如何?”群里的古人一呼百应,纷纷表示要来一场诗词大比拼。
这不,苏轼首先发言:“哈哈,今日小年,我辈文人当以墨会友,我且先来一首。”
“好嘞,看我苏轼的——‘小年灯火照无眠,糖瓜甜又甜。祭灶神来祈愿,来年更顺延。’”
晁补之一看,哈哈大笑:“苏学究这首词,倒也别有一番风味。看我的——‘小年风雪路迢迢,炊烟袅袅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人间笑语飘。’”
黄庭坚也不甘示弱,挥毫泼墨:“我黄庭坚的,自是不同凡响——‘小年清冷酒微醺,笔下生花韵。祭灶神思过去,来年更勤奋。’”(注:黄庭坚虽以书法著称,但诗词亦有很高成就,此处略带调侃其书法与诗词的双绝。)
秦少游则婉约细腻:“‘小年寒夜思绵绵,烛光映红颜。祭灶神祈平安,梦里常相见。’”(注:秦少游与李清照同为婉约派词人,风格相近,故词意较为柔美。)
张耒也来凑热闹:“‘小年烟火映天边,笑语满人间。灶王爷笑开颜,福气满心田。’”(注:张耒的诗作平易近人,此词亦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陈师道则沉稳内敛:“‘小年时节思纷纭,祭灶祈年丰。愿得家和万事兴,岁岁平安中。’”(注:陈师道为人稳重,诗词亦显得沉稳大气。)
谢克家感慨万分:“‘小年冷月照孤眠,祭灶思先贤。愿得英魂佑后辈,家风永流传。’”(注:谢克家在李清照困难时曾给予帮助,此词体现了他的宽厚与仁慈。)
綦崇礼则略带官腔:“‘小年瑞雪兆丰年,祭灶祈天安。愿得国泰民安久,江山永固传。’”(注:綦崇礼为宋高宗亲信,此词体现了他的一片忠心。)
王安石则意境深远:“‘小年灯火照心明,祭灶思古今。愿得人间皆如愿,岁岁享太平。’”(注:王安石诗词多涉政论,但此词却展现了他的另一面,富有哲理。)
陆游则热血沸腾:“‘小年烽火照边关,祭灶思壮颜。愿得将士皆安康,保家卫国还。’”(注:陆游是爱国诗人,此词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看着群里的热闹景象,忍不住笑出声来,提笔写下了一首:“小年将至喜气添,群友争锋词翩翩。祭灶神来祈愿好,诗词歌赋乐无边。”
众人看了李清照的词,纷纷表示赞叹。苏轼打趣道:“清照此词,倒也别有一番风味,看来吾等老矣,还得向你这小辈多学习啊!”李清照则谦虚回应:“苏大家过奖了,还望多多指教。”
就这样,一场小年诗词大战在欢声笑语中落幕。古人们虽然身处不同时空,但却因灵犀通讯app而聚在一起,以文会友,共度佳节。这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场诗词大战过后,群里的氛围更加融洽了。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办,既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又能激发创作灵感。于是,李清照趁热打铁,又提出了下一个活动主题:“既然今日以词会友甚欢,不如今后定期举办诗词挑战,每月一小考,每年一大比,看谁的诗词最能打动人心,如何?”
众人纷纷响应,有的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有的则暗自较劲,决心要在诗词上更上一层楼。连平时话不多的陈师道也发言道:“此议甚好,诗词本是陶冶情操之物,若能借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