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导语

我在太平间见到了第23具尸体。

和之前的22具一样,全都是43公斤。

验尸官说,她们的皮肤都被做成了蝴蝶标本。

今天,我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的翅膀正在长出来。

"林医生,帮帮我,镜子里的她不让我活着出去。"

第一章:魔镜

2024年1月8日 阴

我的体重秤坏了。

一定是坏了。不然怎么会显示48公斤?昨天明明是47.9公斤的。镜子里的我分明比昨天更瘦了,我能看见肋骨一根一根地突出来,像琴键一样整齐。可这该死的体重秤在嘲笑我——它说我更重了。

今天又把午餐吐在了学校厕所里。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了,反正胃酸的味道已经变得熟悉。张婧又在敲隔间的门,问我要不要紧。她不懂,没人懂。他们都说我瘦得吓人,可镜子里的我还是那么丑陋、那么臃肿。

医生说我得了重度厌食症,需要住院治疗。可笑,我这么胖,他们却说我重度营养不良?

是不是所有的镜子都联合起来欺骗我了?不,不对,镜子里的那个完美的她,才是真实的我。总有一天,我会变成她的样子。

————周雨日记

一月的深夜,寒风裹挟着细雨拍打着医院的窗户。我是林悦,精神科主治医生,此刻正在值班室里查看最新送来的病例。

荧光灯在头顶发出轻微的嗡鸣,照得办公桌上的病历本泛着惨白的光。翻开第一页,照片上的女孩清瘦得像一张白纸,眼神却倔强得惊人。

周雨,22岁。送诊原因:在健身房跑步机上昏倒。

"林医生,新来的病人醒了。"护士小陈探头进来,"她情绪有点激动。"

走廊很长,消毒水的气味裹挟着深夜特有的寂静。推开病房门的瞬间,我看见一个瘦削的身影正试图拔掉手上的输液管。

"不用白费力气了,"我靠在门框上,"那是固定带,你现在的力气可解不开。"

她猛地转过头,像受惊的小鹿。病号服松松垮垮地挂在她身上,更显得整个人瘦得可怕。手腕细得仿佛一折就断,上面还留着几道若隐若现的疤痕。

"我没病!"她的声音嘶哑却倔强,"让我回去!"

我走到她床边,故意不看她的手腕:"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吗?"

"因为他们都在胡说,"她偏过头,"说我太瘦了,说我有病。可我明明那么胖......"

病历上写着:身高168cm,体重38kg,BMI指数13.5,远低于正常值。半年内体重骤降20kg,已出现闭经、低血压、心律不齐等并发症。

"周雨,"我放缓语气,"你每天都会称体重吗?"

她点头:"每天早晚各一次,有时候...中午也会称。"

"那你觉得自己现在的体重怎么样?"

她突然抬起头,眼神变得锐利:"太胖了。"我注意到她说这话时,右手不自觉地捏住了病号服的一角。

这是典型的身体体象障碍——病人对自己的身体有着严重的认知偏差。在厌食症患者的世界里,镜子常常成为一面扭曲的魔镜,将他们的身体形象无限放大、扭曲。

"你知道吗?"我坐在床边的椅子上,"你现在的体重,已经到了危及生命的程度。"

她轻笑一声:"医生,你也被镜子骗了。"

"那告诉我,你第一次觉得自己胖是什么时候?"我试图寻找病因的源头。

她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她不会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她开口了,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去年夏天...我在星光广场的试衣间里。"

那个瞬间,我感觉自己触碰到了某个关键点。星光广场...那个名字莫名令我觉得熟悉。新闻里似乎提到过,但我一时想不起具体内容。

"能具体说说那天发生了什么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周雨的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苍白的脸上闪过一丝恐惧:"我...我不记得了。"她突然用力攥紧被单,指节发白,"我想睡觉了。"

这是明显的回避。作为精神科医生,我见过太多类似的反应——当病人触及创伤记忆时,本能的逃避。

"好,你先休息。"我站起来,顺手调暗了病房的灯光,"明天我们再聊。"

回到办公室,我立刻在电脑上搜索"星光广场 命案"几个关键词。很快,一则去年夏天的新闻跳了出来:《星光广场时装店试衣间发现女尸,警方介入调查》。

受害者是一名22岁的女模特。

我的目光回到周雨的病历上。她的体重开始剧烈下降的时间,正好是在那起命案发生后。

窗外的雨声渐大,打在玻璃上发出细密的声响。这个看似普通的厌食症病例背后,或许藏着一个更大的谜团。而作为她的主治医生,我必须要弄清楚真相。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一个女孩的生命,更可能牵扯出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我合上病历本,望向窗外。夜幕下的城市灯火阑珊,就像周雨眼中破碎的光芒。

上一章 下一章

1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