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夫人领着她来到后山的空地,这里视野开阔,远处群山层叠,近处溪水潺潺。"活在这世上,光有一颗温柔的心是不够的,还得有保护自己的本事。"

  说着,谢夫人摆开马步:"先从最基本的开始。"

  谢宁霜依样摆开步子,却觉双腿发抖。她从未做过这样的事,从小到大,都被教导要温婉贤淑。

  "疼吗?"谢夫人问。

  "疼......"

  "记住这种疼,"谢夫人纠正着她的姿势,"比起心里的疼,这种疼才能让人成长。"

  一个时辰后,谢宁霜已是汗流浃背。谢夫人递来一碗热汤:"这是我自制的药汤,能活络筋骨。今后每天早课后,我都会教你些防身的本事。"

  "母亲,你说江湖上真的很危险吗?"谢宁霜想起方才谢夫人提到的各种江湖险事。

  "处处都有危险,关键是要有面对危险的勇气。"谢夫人望着远方,"你要记住,这世上没有谁天生就该依附于谁。"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日清晨习武,午后随母亲采药制药,夜晚诵经静思。谢宁霜的生活渐渐有了规律,心境也在悄然改变。

  这日午后,谢宁霜跟着母亲去村里施药。一位老妇人拉着她的手说:"姑娘,你教我家小囡认的那些字,她现在能写自己的名字了,高兴得不得了。"

  谢宁霜心中一暖。这些日子,她开始教村里的孩子认字写字。起初只是想寻些事做,慢慢却发现,看着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学习,那种成就感是她在顾府时从未体会过的。

  "看见了吗?"回观的路上,谢夫人说道,"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你在顾府时,总是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别人的认可上,却忘了自己本就是一盏明灯。"

  第四日的清晨,谢宁霜的马步已经能稳稳站住一个时辰。她擦去额头的汗水,忽然说道:"母亲,我想明白了。这些年,我总是在追逐别人眼中的幸福,却从未想过什么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谢夫人欣慰地点点头:"那么现在,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想......"谢宁霜望着远处的晨曦,"我想过一种不依附于人,靠自己本事活着的生活。即便流落江湖,也要活得堂堂正正。"

  "说得好。"谢夫人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这些是我这些年积攒的银两,不多,但足够你暂时安身。还有这个......"她又取出一个玉佩,"这是我们清风观的信物,他日若遇到困难,可凭此物求助同道。"

  又过数十日,谢宁霜决定启程。这些日子的静修,让她看清了许多事。她要回去,不是为了求一个结果,而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新的启程。

  "路上要小心,"谢夫人送她到山门外,"江湖上近来不太平,听说有人在劫掠商队。"

  "母亲放心,您教的那些防身之术,我都记在心里。"谢宁霜紧紧抱住母亲。

  山路蜿蜒,谢宁霜背着简单的行囊,一步步走下山去。身后,清风观在朝阳中若隐若现,恍如仙境。她知道,自己终将远行,但这里永远是她精神的归处。

  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想必是来往的商队。谢宁霜整了整衣衫,迈步向前。

  5

  山风萧瑟,卷起道边的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谢宁霜紧了紧身上的斗篷,深吸一口气。离开清风观已有三日,这是她第一次独自远行。

  母亲临别时的叮嘱还在耳边:"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先保全自己。"她摸了摸怀中的玉佩,这是母亲给她的护身符,也是清风观的信物。

  前方传来马蹄声,一队商队缓缓驶来。谢宁霜下意识地往路边躲了躲,却听得头顶传来"咔嚓"一声,一块山石正要滑落。千钧一发之际,她凭借着这些日子在清风观习得的身法,迅速闪到一旁。

  "小心!"一声清朗的男声响起,紧接着一道身影飞掠而来,手中长剑一挥,将那块山石劈成碎块。

  谢宁霜抬头,只见一个身着墨青色长衫的男子立于山石之上,长发飘逸,神态潇洒。他收剑入鞘,跳下山石,冲着谢宁霜咧嘴一笑:"姑娘,这荒山野岭的,一个人多危险。"

  "多谢公子相救。"谢宁霜微微欠身,转身便要离开。

  "诶,等等!"

上一章 下一章

4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