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qie-type="pay_tag">
各种闲言碎语都一拥而上,宁安在马上笑得张扬。赵塞只夹了马腹,想快些离开。
宫门口,等候我们的宫人已经早早排开两列站着了。
为首的太监,哈着腰过来:“将军,请下马!”他抬头看到了宁安,眉头一皱,似有不悦。
又到我马车旁,命人拿了矮凳:“夫人,请下车!”
我扶了安公公的手下了车。宁安招摇,牵了赵塞的手便奔向长长的宫道:“啊,原来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皇宫!跟紫禁城,像又不是!杜撰的吧,哈哈!”
“这宁姑娘……”他看过去的眼神一闪而过的疑惑。
“安公公,怎么了?”
“哦,没什么,倒是跟我的一位故人有些刚来皇宫时,这新奇劲儿,有些像我。不过啊,宫里太张扬了可不好!”
安公公欲上前阻止,我拦住了他:“公公,由她去吧,或许,她也来不了几次了。”
赵塞拉过她,示意我还在后面,不可无礼,我让丫头过去,告诉他们,我走得慢,让他们先行过去。
“哎呀,蔷儿丫头就是性子大度,跟你母妃真是一个样。唉,不说了,不说了,陛下在承德殿等您呢,他们走了,正好我带您过去!”
承德殿,母妃生前在那儿待过。
04
“父皇!”一入殿门,我就看到了正在仰着头看母妃画像的父皇。
画像中的母妃,正俯在案头写字,一旁放了厚厚的书本。
我没嫁给赵塞前,也总盯着这个我素未谋面的母妃看。
就连这画像上书本的名字,我都记得真切,是一本名为《历华录》的书。
我曾跑遍皇宫藏书阁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寻到母妃画像中的书籍。
只听宫人说,母妃怀我的时候,成天抱着这本书。就连父皇想看,她也不允。
我轻轻走到父皇身旁,不忍打扰。许久,他回过头来,才看见了我。
“蔷儿,多年未见,你竟不进宫来陪陪父皇吗?”我没有继承母妃的古灵精怪,聪明才智。
但我不想在皇宫的心思,跟母妃如出一辙。
“父皇,宫中子女甚多,也并不差我一个,况且你我早已有约,我嫁赵塞,你许我自由,难道,父皇忘了?”
他却笑着道:“没忘,没忘,只要蔷儿记得自己的身份就行,人在哪儿,又有什么要紧的,亲情在皇家,本来就是奢侈不可多得之物。”
父女亲情的旧已经叙了,他这才严肃道:“十年已过,你办的事,有进展了吗?”
我倾身一拜:“回陛下,近日已然办妥。”
皇家就是可悲,先是君臣,其后才是父子。
听到此处,他才长舒一口气。转而又问起了赵塞之事。
“听闻,赵塞带了个女子回来,进宫时,还与这女子同乘一骑。”
他鲜少过问我与赵塞一事,我小心如实回答:“是!”
之后,便让我退下,转头又凝神去看母妃的画像。
出殿时,我听见他对着画像小声说了句:“青华,是我错了!”
青华,是我母妃的名,至于错,我不知道父皇的错,到底是指什么。
宫宴开始,父皇新晋的两位妃子,在一旁服侍,她们的眉眼,像极了我的母妃。据说,来自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