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太平盛世下,大睿国奉江郡出现连环杀手,不少官眷接连失踪或被杀,19岁的年轻皇帝楚稷云决定微服私访,为隐藏身份,他声称为死者的远方表亲,正待他在茶馆喝茶时,突现一人将身边侍卫全部杀光。

“微臣来迟,望皇上恕罪。”

年轻皇帝的脸上浮现从容的微笑,拂袖将杯中茶一饮而尽。

“许将军,随朕回宫!”

1.

矜平25年,先帝驾崩,年仅16岁的太子楚稷云继位,为稳固人心,他一改先皇暴政,决定文治天下。

三年过去,那些随先皇四处征战的众将军英雄无用武之地,纷纷怨怼不满,他们终于按耐不住,以征西将军许殷泽为首,企图上表请战。

“许将军,皇上将先帝的扩土大计抛之脑后,作为忠臣良将,我们必须上表规劝!”

“对,先帝大志未成,含恨而终,你我随之征战数十年,如今放弃,怎能甘心!”

“对!对!”众将纷纷附和,为首的许殷泽坐在主位上,一脸阴沉。

“我知道大家的心意,明天以我为首,我们每人一封奏书请战。”

“好!”

得此消息,大家心满意足,各自思索着要怎样在奏书中陈情。

次日,许殷泽手捧一叠奏书站在朝堂之上,皇帝缓缓从幕后走出,看到那一叠竹简,不禁皱眉。

“皇上,臣携众将有表请奏。”

“呈上来。”那稚嫩的声音带着不同于这年龄段的沉稳。

“先帝毕生征战,只为扩土开疆,如今我大睿浩浩千万里,皆是先帝带领众将引颈而战的成果,而今西北小国在边境跃跃欲试,臣愿领兵前往,踏平蛮夷,为我大睿国再添新土。”

皇帝随手翻动竹简,冷哼一声将之扔下龙台。

“许将军可是忘了,自我继位,奉行文治,曾誓言五年之内绝不主动犯他国,况且西北小国边境处居民不过偷些农家作物,地方官员严加防范足矣,将军何以至此?”

“皇上,那些穷凶极恶的刁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因国籍不同,我国官员并不敢严惩,不如领兵荡平,日后也好管教。”

“我国官员不敢严惩?”皇帝冷笑一声,站起身缓缓走下龙台。

“当地官员食睿禄不能处睿事,在我大睿国威之下胆怯几个刁民,实在荒谬!既然如此...”

皇帝缓缓走到许殷泽面前,他看着那袭黄袍靠近,身子弯的更低了。

“既然如此,许将军,还是劳烦你亲自前去管理,领兵就算了,你孤身策马前往,不可耽误,赶到之后即刻斩杀当地失职郡守,即刻就任。”

听到这话,许殷泽一脸的不可置信。

自己是个武将,打仗还行,但从未做过文职,况且西北小郡,离京都千里之隔,这哪是前去赴任,明明是发配边疆!

“皇上...许将军只是立功心切,他并不是...”其中一个将军为他说话,但不等说完,就被皇上打断。

“怎么?你也想陪他去?”皇帝已重回龙椅,眼神伶俐威严。

那人不敢再言语,躬身缓缓退下。

2.

许殷泽虽满腹委屈,但不敢怠慢皇命,简单交代家事即刻策马出发。

看着周围的景象从热闹集市变成山野村庄,再从山野村庄变为黄土纷扬,许殷泽的心落寞至极。

想当年他与先帝驰骋疆场,所到之处皆是战火纷飞,百无败绩的许家军令人闻风丧胆,先帝对他视如己出,每每与之把酒言欢。

这样一个英明神武的人怎么选了如此懦弱的儿子继承大业!

他的心中暗暗惋惜。

加急赶路五日后,他来到了西北边界,四处询问后得知临湘郡是被盗贼祸害最为严重的地方,他便选择在这里落脚。

直到他拿着一纸皇命来到郡守宅内,那郡守才如梦初醒。

“许将军...许将军...我承认是我办事不力,但对民也算尽心尽力,在任13年我从未作恶,能不能容我向皇上奏书一封求求情?”

看到双膝跪地悲痛欲绝的郡守,许殷泽叹了口气。

长剑归鞘,他幽幽地说:“给你七日,七日之后若无回应,我自取你头颅。”

殊不知那郡守并未写奏书,月黑风高之时趁其不备携家带口逃得无影无踪。

次日,去郡守宅内得知此消息的许殷泽愤怒不已,眼看人去楼空,他不得不思考对策。

“这可怎么办,皇上要求砍杀郡守,我却将他放走了,违抗圣命可是要被株连九族,我身在京都的五十余家眷的性命…”

许殷泽喃喃自语,后悔昨日相信郡守的鬼话。

一日时间拖家带口或许跑不远,暂且找找看。

许殷泽来不及收拾行装便开始遍寻郡守,好在临湘郡人数不多,大家对郡守很是熟悉,顺着线索他一路追寻到邻国边界处。

邻国名为汤,是大商覆灭后由一族人沿袭而来的旁支,两国以山为界,许殷泽站在山顶,再往前走便是下坡,也就是汤国地界。

如果他真的逃汤国,那就真追不到了,堂堂大睿国官员随意前往他国,即使找到了他按照当地法律也不能强行带回。

正当许殷泽犹豫之际,身后山脚下传来一阵骚乱,他快步前往,发现一伙山贼正在抢夺山脚下村民的物资。

“拿来吧你!”山贼将村民一脚踹开,自己驮着一袋粮食艰难地跑。

许殷泽一个飞踢将其踹倒在地,那人吃痛

上一章 下一章

1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