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半年的艰苦努力,新型核聚变动力系统终于研发成功。这个系统的功率是传统航母动力系统的数倍,能够让航母以极快的速度在大洋中航行,大大缩短了作战反应时间。
解决了动力问题后,王阳明又将精力投入到航母的隐身性能研发中。他利用系统提供的先进材料科学知识,研发出一种特殊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还能吸收和散射雷达波,使航母在雷达屏幕上的信号大幅减弱。同时,他对航母的外形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独特的流线型和多面体结构,进一步减少了雷达反射面积。在电磁防御方面,王阳明设计了一套先进的电磁屏蔽和干扰系统,能够有效抵御敌方的电磁攻击,保护航母上的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正常运行。
舰载机的起降效率也是王阳明关注的重点。他借鉴了国外先进的航母起降技术,并结合自己的创新思路,研发出了一套全新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这套系统利用强大的电磁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舰载机加速到起飞速度,大大提高了弹射效率。同时,新型阻拦系统采用了智能化控制技术,能够根据舰载机的重量和速度,自动调整阻拦力度,确保舰载机安全降落。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超级航母终于研发完成。当这艘庞然大物缓缓驶向港口准备下水试航时,岸边早已聚集了众多海军官兵和科研人员。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翘首以盼,想要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随着一声令下,超级航母缓缓滑入水中,溅起巨大的水花。那一刻,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人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帜,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海军官兵们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他们深知,这艘航母的诞生,将极大地提升华夏海军的实力,让国家在海洋领域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科研人员们也感慨万千,他们为自己能够参与到这个伟大的项目中而感到无比骄傲。王阳明站在岸边,望着那庞大而又先进的航母,心中满是成就感。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系统的帮助,更离不开团队成员们的共同努力。
在随后的试航过程中,超级航母表现出色。它以惊人的速度在海面上疾驰,各种先进设备运行稳定,舰载机的起降也十分顺利。试航的成功,标志着华夏国在航母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王阳明的科研传奇,还在继续书写,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下一个未知的领域,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超级航母试航成功后,王阳明在科研领域的声望如日中天。但他并未沉醉在成功的喜悦中,心中的壮志驱使他马不停蹄地投身到下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研项目——空军军机的研发。在他看来,强大的空军力量是捍卫国家领空安全、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保障,而研发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机,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深入研究当前全球空军战机发展趋势后,王阳明发现现有的战机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空战环境时,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性。传统的气动布局在追求高机动性和超音速飞行性能时,往往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