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的,就是让你感受痛苦。” 说罢挂断电话,留下一连串嘟嘟的忙音。

  

张春鹏额头冒汗,连忙回拨,提示“已停机”。他下意识地扫视四周,猜想对方可能就在这活动中心里窥探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可活动中心里人来人往,也看不出谁是“敌人”。他脑子里乱成一团,强忍着情绪站到解说席上,机械地说着台词。台下观众只当他是被失利影响了心情,也就没多做评价。

  临时断电与恐慌

  正当下一场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突然整个活动中心的电源“咔嚓”一声骤然熄灭,四周陷入一片黑暗。电脑屏幕统统黑屏,引得现场哗然。有人喊:“怎么回事?停电吗?” 有人惊呼:“不会是跳闸了吧?” 工作人员赶紧去检查电路,却发现总闸被人动过手脚;更糟糕的是,备用电源的线路也被剪断。换句话说,比赛无法短时间内继续进行。

  黑暗中,人群发出焦躁的嘈杂声。张春鹏听到四处有人叫着他的名字:“春鹏,快想想办法啊!” “水哥,这怎么办?” 他正要安抚大家,忽然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后诡异地笑了两声,然后似乎有人在混乱的人群里快速穿行。等他想去追,现场太暗,撞到好几个人,根本分不清方向。

  十几分钟后,电源抢修依旧没有进展,主办方只得宣布比赛暂时中断。观众们三三两两地离开,现场剩下的工作人员也一筹莫展。张春鹏脸色铁青,他几乎可以断定,这是针对他的“破坏行动”。他们故意通过毁坏电路,让这场比赛无法顺利进行,从而破坏他的“出风头”计划。眼看学校领导也被惊动,他竟不知如何解释。总不能说是自己惹来的私人恩怨吧?

  就在此时,他的手机又响了,一条短信静静地躺在屏幕上,内容只有短短一句话: “第二重磨难:夺走你的荣耀。” 发件人依旧是那个陌生号。张春鹏心如刀绞。原来,对方早已给他布下陷阱。先是在首轮比赛中正面击败他,令他在观众面前颜面尽失;随后又通过破坏电源使比赛停摆,使得他策划已久的活动成为一场闹剧。果然,“荣耀”二字就这样被他们无情地“夺走”了。四处张望,没人能告诉他究竟是谁,所有证据都指向一次无迹可寻的蓄意破坏。

  十三、深陷孤立:宿舍与校园的猜疑

  活动中心的乌龙事件,很快在学校里传开。有人说“设备老旧,出现故障也正常”;也有人怀疑是有人故意捣乱。张春鹏因为表现怪异,再加上脾气暴躁,在同学们的印象里形象愈发负面。许多人私下议论:“他怎么总遇到那么多乱事?” “不知道啊,感觉他脾气不好,得罪人了吧。”

  令他最难受的是,他在校内本就没多少交心的朋友,这次比赛闹剧让剩下少数几位愿意帮他的同学也逐渐远离——他们不想卷入这些莫名其妙的纠纷。就连宿舍的室友也开始对他的行为颇为忌惮,某天深夜有人敲宿舍门,张春鹏开门一看,走廊上又没人,只留下一张写着“水哥”三个字的便利贴。室友们看得头皮发麻,跟他说:“你赶紧想办法解决吧,我们不想惹事。”

  张春鹏心里苦闷,却又不知该向谁求助。辅导员对他的印象也一般,知道他长时间打游戏、耽误专业课,态度上不大乐意管。他要是去警察局报案,说有人“针对”他,警察恐怕也得问:“有什么证据?对方具体是谁?怎么证明他们与停电事件有关?” 更何况,他还不想承认自己靠代练赚了不少钱,担心警方会调查他的收入来源。他就这样被现实与心理的重重压力困在当下。

  步步孤立

  与此同时,“还我净土”群里的人在暗地里看他笑话,也在策划下一步。原先他们提出的“十重磨难”,从游戏中的狙击到现实里的示威,再到毁掉他在校园的形象,都已初步完成。群里有人低声议论:“水哥现在焦头烂额了吧?让他也尝尝被欺负的滋味。” 另一些更极端的声音却不断挑唆:“这还不够。要让他彻底明白,低段位玩家也不是好惹的。”

  在张春鹏看来,现在的处境已经糟透了。他连最基本的安全感都没有,每天出门进门都提心吊胆。可真正让他痛苦的,还不仅仅是恐惧,而是那种“英雄迟暮”的耻辱感。他的游戏“大神”形象不断被瓦解,人气与口碑下降,收入也受到很大冲击。更重要的是,他没有真正的盟友可借力——所有人都对他避而远之,生怕被殃及。

  宿舍冲突

  某天晚上,他又在网吧代练到凌晨才回宿舍。刚进门,就看到舍友老袁黑着脸,说:“春鹏,你最近老半夜回来,晚上外头总有人鬼鬼祟祟敲门,搞得我们神经紧张。你到底怎么回事?” 另一个舍友也跟着嚷:“要不你赶紧搬走吧,我们招架不住啊。” 话虽没到赶人走的程度,但已带着满满的抵触。

  张春鹏本就憋着火,当下语气也不好:“我怎么了?有人针对我又不是我想这样!” 老袁也不让步:“可我们都是无辜的,凭什么跟你一起受牵连?” 另一个舍友接口:“是啊,天天有人来堵门,半夜敲窗,你也不报警。我们可不想哪天被打个措手不及。”

  两边火气一上来,竟在宿舍里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老袁等人干脆丢下一句:“要么你别再半夜回来,要么你就先搬出去住。” 说完摔门而去。张春鹏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他搬出去住?那还得多花一笔钱,可再回想自己最近赚的钱也没以前多了。更严重的是,他怕对方知道自己一个人在外面租房,搞不好会有更可怕的后果。思前想后,他只觉自己陷入了死胡同。

  十四、复仇步步紧逼:第三、第四道磨难

  群里那帮人可没打算就此收手。他们还要让“水哥”感受到更多的痛苦,最好是让他在重重打击下精神崩溃。紧接着,“十重磨难”中的第三、第四道噩运渐次降临。

  第三重:金钱危机

  某天,张春鹏像往常一样打开网银,想把最近打单的收入转到父母给他办的储蓄卡里。然而,他惊讶地发现账户里竟然出现了一笔莫名的支出:一万五千多元,被转移到一个他从未见过的账户里。他连忙去查交易记录,发现是凌晨两点多通过手机端操作,而且签署了一个手机验证码。可那时间点他正在网吧打游戏,手机也在身上,从未收到过验证码。

  他心急如焚,跑去银行想冻结账户,银行方面却说:“这笔转账的确使用了您的手机验证码,我们后台记录显示验证码在凌晨2:17分输入成功。” 张春鹏大喊冤枉:“不可能!我没收到短信,手机一直在我身上。” 银行人员只能劝他先报警,然后让警方去调取更详细的资料。可张春鹏思前想后,还是不敢声张——他知道自己银行卡里那笔钱大多来自代练收入,说不清来源。他要是报案,万一顺藤摸瓜查到他的经济来源不合法(或者至少有灰色嫌疑),学校和家里都会知道他的秘密。

  难道是手机被黑客植入了木马?他将手机翻了个遍,果然在一个不知名的软件中查到可疑文件,怎么删也删不掉。看来对方早已设好陷阱,通过窃取他手机端的验证码完成了转账。更令他崩溃的是,那笔钱几乎是他过去三个月辛苦代练攒下的所有存款。

  仿佛雪上加霜,又过了两天,他用支付宝给客户发二维码时,发现账号被冻结,提示“存在异常登录与资金流动”。他焦急地申诉,依旧没任何用处。对方似乎掌握了他所有的支付信息,疯狂盗刷或举报冻结,他短期内根本无法正常接单收款。一时之间,他的“饭碗”就这么断了。

  连丢两大支付渠道,使得张春鹏彻底陷入金钱危机。以前他虽然不上进,但至少不愁吃喝,现在连日常开销都成问题,又不想伸手管家里要钱,只能焦头烂额地想办法。他拿着手机,用另一个小号偷偷加了一些老客户,想让他们先给现金或转到同学账号,再由同学转给自己,可很快,那些老客户也都在传言“水哥不太靠谱了”“他最近状态不好还老输”,生意自然寥寥无几。

  这个打击正是“还我净土”群里那帮人设计好的。他们通过木马病毒和举报手段,先窃走他的存款,然后再用所谓“异常资金”举报渠道,让他的支付账号被官方临时冻结。群里有人得意地说:“这下水哥就剩下穷途末路,看他还怎么嚣张?” 有人冷笑:“才第三重,后面更精彩的还在后边呢。”

  第四重:舆论围剿

  财务方面遭遇重创的同时,线上舆论也开始翻转。原本张春鹏有一些拥趸,觉得他技术高、操作犀利,哪怕代练也算是“有本事赚钱”。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各大社交平台突然冒出大量帖子、微博、小视频,内容全是“水哥”在游戏里血虐低段位玩家的场景,还配了许多解说嘲讽:“这就是代练狗,专门欺负新人和休闲玩家。”“大家看看,这是某天津职业学院的学生,在游戏里各种喷人。” 甚至还有人把张春鹏的真实照片和脏话截图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张张恶搞海报,标题极具煽动性——“天津某高校学生张XX低素质喷人合集”“代练王者如何践踏青铜萌新”等等。这些帖子被疯狂转发,一度让张春鹏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由于国内网友对于“代练”行为普遍厌恶,看到这种帖子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口诛笔伐。许多人留言咒骂:“这种人就该封号!” “低段位都不让人好好玩?” 还有一些人义愤填膺地喊:“游戏环境就是被这些人毁了,必须抵制!” 随着流量不断发酵,张春鹏的线上形象一落千丈,大量围观者即使不认识他,也会被煽动的舆论导向带偏。有人还跑到他的直播间或微博底下骂他,更有人在各种游戏论坛发帖号召“集体抵制水哥”。

  最要命的是,这些负面消息传到学校后,老师和同学也对他更加反感。辅导员甚至找他谈话,严厉训斥:“你怎么搞出这么多负面新闻?我们学院的名声都可能被你连累!” 张春鹏百口莫辩,只能在办公室里当面挨训。他若是把真实情况和盘托出,固然能解释部分原因,但也意味着自曝“代练”来钱的事实,这恐怕会让学院领导更加反感,甚至可能通报批评。左右为难,他

上一章 下一章

4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