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冬,东莞市郊一座废弃的工厂,一个一丝不挂的女人,一只脚踝绑着绳子,倒挂在房梁上,脖子被割开流干了血,死状像极了屠宰场里的羊羔。警察赶到时,凶手竟握着凶器站在一旁发着呆。
凶手名叫赵琦,经鉴定是一名精神病患者,不知受到什么刺激,对受害者宋依依实施了虐杀。宋依依则是当地一家夜总会的陪酒女。此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负责侦办的女刑警队长孙瑞霞很快递交了结案申请。
但孙瑞霞的搭档韩飞却觉得此案仍有不少疑点,如赵琦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距离他经常活动区域的几十公里外的案发现场?一个精神病如何使用如此复杂且残忍的杀人手法?一个从未有过前科的精神病患者,受了什么样的刺激会突然对陌生人下此杀手?
韩飞说的这些疑点,同样身经百战的孙瑞霞当然也有察觉。只是在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过后的那个年代,无数青年男女成了街上游荡的闲散人员,其中不少稍有姿色的女孩为了生活,选择下海从事了不良行当。
同样身为女人,又是性格刚强、独立的女刑警大队长孙瑞霞,对这些不洁身自爱,又经常惹出大大小小案件的“坏女孩”尤其反感厌恶。所以在孙瑞霞的心里,虽然宋依依案是一起恶性的杀人案件,但只要证据清楚,达到结案标准,她不想多浪费一分一秒在这些女孩身上。
韩飞深知孙瑞霞的心理,从侦办程序上也没有大错。可毕竟事关人命,要是从责任感角度出发,不把这些疑点彻底调查清楚,还原一个干干净净的事实真相,韩飞心里总觉得对不起自己这身警服,也对不起受害者。于是在结案归档后,韩飞继续对宋依依案展开了私下的调查,并将查到的线索补充进了卷宗之中。
韩飞这一做法令其和孙瑞霞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曾经默契的黄金搭档,逐渐产生了隔阂,就连话都变得很少。孙瑞霞觉得要办的案子多了去了,都像韩飞这么理想主义,结案率太低一样没脸继续穿这身衣服,甚至对不起的人可能更多。同时她绝不承认自己对“那种女孩”有歧视心态。两个人为这件事闹得很僵。
只是没想到,直到韩飞意外去世的那天,她都没找到机会和搭档和解,甚至还留下了更深的心结。
韩飞申请用车去调查一条关于宋依依案的线索,孙瑞霞以公车不能私用为由拒绝了。没想到韩飞乘坐出租车时发生了车祸意外离世。韩飞的死对孙瑞霞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她觉得是自己间接害死了搭档。巨大的心魔持续侵扰令其无法安心工作,终于还是向领导提出了辞职。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失去了两名队长的苦恼中时,却忽略了夺走韩飞性命的这起车祸似乎也暗藏着疑点。
一、铁焊和霞姐
距离宋依依案和韩飞去世的八年后,一切似乎已经风平浪静,却不料因为一个“铁汉”再起波澜,哦不对,是铁焊。
刑警队年轻的科技警员叶峰,为了更好的研发侦破技术,在领导的鼓励下,决定亲自参与破获一起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