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上,这种理念的冲突达到了顶点。
会议室里,林晓站在投影仪前,展示着自己精心准备的创意方案。“我们这次的广告,应该以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为背景,展现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情感的传递,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温度。”她的声音充满激情,眼神中闪烁着对这个方案的坚定信心。
苏然坐在会议桌的首位,微微皱起眉头,听完林晓的阐述后,他冷冷地说道:“林晓,你的想法太过于理想化。你有考虑过这样的创意在市场上的可行性吗?我们需要的是基于数据的分析,而不是仅仅依靠情感的冲动。”
林晓不甘示弱,反驳道:“苏总,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数据,我们的广告将变得毫无灵魂。消费者不仅仅是购买产品,更是在寻找一种情感的寄托。”
苏然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林晓,这是商业,不是艺术创作。没有实际的数据支持,你的创意就是空谈。”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其他同事都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林晓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苏总,我并不是忽视数据,而是认为在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元素,这样才能让广告脱颖而出。”
苏然站起身来,双手撑在会议桌上,直视着林晓的眼睛:“林晓,我明白你的想法,但市场是残酷的,我们不能冒险。”
两人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最终,会议不欢而散,方案也暂时搁置。
回到办公室,林晓感到无比沮丧。她不明白为什么苏然不能理解自己的创意,难道在商业世界里,真的就只有冰冷的数据和利益吗?
然而,尽管内心充满了不满,林晓并没有放弃。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方案,试图寻找一种能够平衡创意和数据的方法。
与此同时,苏然也在反思自己的态度。他知道林晓是一个有才华且充满热情的员工,但自己过于强硬的立场可能会打击她的积极性。
几天后,苏然主动找到林晓。
“林晓,关于上次的方案,我们再讨论一下。”苏然的语气比之前缓和了许多。
林晓有些惊讶,但还是很快调整好状态,跟着苏然走进了会议室。
这一次,两人都心平气和地交流着自己的想法。苏然认真地听取了林晓对于创意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基于市场数据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林晓也开始理解苏然的顾虑,她尝试将自己的创意与苏然提供的数据相结合,不断完善方案。
经过几天的反复讨论和修改,终于,一个全新的方案诞生了。这个方案既融合了林晓充满情感的创意,又充分考虑了市场数据和商业可行性。
当他们向团队展示这个方案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从那以后,林晓和苏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上司和下属,而是开始真正地欣赏和尊重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