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亲心中的位置,而且在沈承睿和顾清柔两人的陷阱中游刃有余,开始逐步转动复仇的局面。与此同时,她通过各种隐秘的手段,收集了大量关于他们的弱点和秘密,而这些,最终将成为她复仇的利剑。
然而,她也意识到,真正的危险并不仅仅来自于她的父亲和沈承睿。更大的危机在于,外部敌国的威胁、内政中的腐化、甚至朝廷中的其他权臣,都可能在她的复仇路上造成不可预料的麻烦。
顾清婉明白,她的复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长久的、持续的博弈。只有在完全掌控了朝中、后宫和各方势力后,她才能够站上她的权力巅峰,真正完成她的复仇计划。
她并不急于完成所有的计划,而是渐渐走向了权力的顶峰。每一场斗争,每一个选择,都在为她的最终胜利铺路。
随着顾清婉一步步掌控着父亲顾景峰的权力基础,并在沈承睿与顾清柔的困扰中步步为营,朝廷和后宫的局势也变得愈加复杂。而此时,顾清婉意识到,内忧未解,外患却日益逼近。
外敌的威胁,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危险。虽然顾景峰一直忙于削弱朝中大臣,内部的权力斗争让他无法专注于外部的威胁,但却为顾清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她得知,大燕国的南疆边境发生了动荡,边境上的小国正伺机而动,欲借机侵扰大燕。而这些边境势力的活动,已然引起了朝堂的关注。可惜顾景峰在政务上忙于打压政敌和清洗朝中不忠之臣,已然顾不上南疆的局势。
顾清婉看到父亲的软弱和外部威胁的逼近,决定采取一系列策略,在保全自己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借机在朝堂上提升自己的地位。
她开始暗中联系边疆的军将,并通过自己在宫廷中的地位,将情报逐步传递给那些在朝中掌握军事权力的大臣。她巧妙地利用了朝中不和的局面,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让顾景峰误以为自己已经为边疆局势做出了相应的决策,从而延缓了对外的军事准备。
与此同时,她开始通过一系列影响力,暗中推动南疆边境的危机变得更加严重。她利用各方的矛盾和战乱的局面,将自己置于一个危机中的解决者的位置,借此机会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话语权。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顾清婉并非只是为了消除外敌威胁,更多的是为了利用战争为自己的复仇提供掩护。她要让所有人都误以为她是解决国家危机的关键,而背后真正的赢家,依然是她自己。
顾清婉的策略成功地让朝堂上的各方势力陷入了混乱。她为顾景峰制造了一个逐渐陷入困境的局面,而自己则在幕后巧妙布局,逐步逼迫沈承睿和顾清柔这对夫妻出手。此时,沈承睿虽然对她有所警觉,却依然无法摆脱自己心中的情感桎梏,而顾清柔则忙于攀附权力,企图通过沈承睿稳固自己的地位。
顾清婉在宫中的地位也愈发稳固。她在沈承睿的宠爱下,表面上保持着对其的依赖和忠诚,实际上,她已经悄悄开始在后宫内安插自己的亲信,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情报网络。她通过接触沈承睿周围的亲信,搜集到大量关于顾清柔与沈承睿私下的计划和对话。
她知道,顾清柔并非一个简单的女人,她野心勃勃,心思细腻,一直暗中设计着推翻她的计划。顾清婉故意与顾清柔拉开距离,表面上依旧保持着“姐妹”的关系,而暗中却在背后布局,设计了一个精妙的陷阱。
她通过安排宫女在顾清柔的耳边轻轻挑拨,让顾清柔误以为沈承睿对她已不再情深。顾清婉甚至让她看到一些经过精心安排的伪证据,令顾清柔误以为沈承睿与其他女子有了不正当的关系。她深知,顾清柔的心智虽然高明,但她的心软和情感脆弱,是她最致命的弱点。
当顾清柔开始陷入疑虑时,顾清婉顺势而为,轻描淡写地在她面前提出,“若是你能把握住自己的位置,就能获得更多的宠爱。”这些话语并非随口而出,而是有意引导顾清柔深入自陷的情感泥潭。
与此同时,沈承睿感受到自己宫中的局势动荡,开始产生了对顾清婉的敌意。他表面上表现得依旧宠爱顾清婉,但暗地里却悄悄部署了对她的打压。顾清婉清楚地知道,这只是沈承睿惯用的手段,他总喜欢在背后搞小动作,掩饰自己真实的意图。
她没有急于反击,而是悄悄地在沈承睿的家族中插手并重塑了对方的权力基础,令他在自己的圈子中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权力漩涡。每一项决策,顾清婉都从背后悄悄推动,表面上沈承睿得到的权力似乎更多,但实际上却越来越深陷自己无法掌控的局面。
外敌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南疆边境的战事不断升温。顾清婉的策略虽然成功地将焦点引向了国家危机,但她心中明白,若不及时做出应对,局势将会更加危险。她从父亲的反应中看出,顾景峰虽然表面上积极处理局势,实际上却依旧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她意识到,父亲的无能,已经将她推向了更加危险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