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庙会,阳光洒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糖葫芦、烤红薯和香烛的混合气息。人群熙熙攘攘,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孩童们追逐嬉戏,笑声清脆。吕颜身着淡雅的春装,裙摆上绣着几朵精致的梅花,发髻间插着一支玉簪,显得清丽脱俗。她带着丫鬟慧娘,漫步在庙会的热闹中,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小姐,您看那边有卖书画的!”慧娘眼尖,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摊位,兴奋地拉了拉吕颜的袖子。
吕颜顺着慧娘的手指望去,只见一个清瘦的男子正低头整理着桌上的书画。他的摊位并不显眼,但那些字画却吸引了吕颜的目光。她走近几步,细细端详,发现那些书画笔力遒劲,意境深远,尤其是那幅《春山烟雨图》,山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能让人置身其中。
“这些书画都是你所作?”吕颜轻声问道,声音如清泉般悦耳。
顾闵抬起头,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子正注视着自己,心中不由得一颤。她的眉眼如画,气质高雅,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仙子。他连忙站起身,恭敬地答道:“正是在下拙作,不知姑娘有何指教?”
吕颜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公子笔力遒劲,意境深远,令人钦佩。尤其是这幅《春山烟雨图》,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山间的清风与雨露。”
顾闵听到她的夸赞,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心中既欣喜又有些局促。“姑娘过奖了,不过是随手涂鸦,难登大雅之堂。”
吕颜摇摇头,语气真诚,“公子不必谦虚。书画之道,贵在心意。公子能将心中所思所感融入笔端,已是难得。”
顾闵被她的话触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从未想过,自己的作品能被人如此欣赏,更何况是这样一位气质非凡的女子。他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发现她的目光清澈如水,仿佛能看透人心。
两人就这样站在摊位前,聊起了书画的意境与技法。顾闵发现,吕颜不仅容貌出众,对书画的理解也颇为深刻。她的每一句话都让他感到惊喜,仿佛找到了知音。
“公子可曾想过,将书画作为一生的追求?”吕颜忽然问道,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顾闵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姑娘说笑了。在下出身贫寒,书画不过是闲暇时的消遣,哪敢奢望以此为生?”
吕颜轻轻摇头,语气坚定,“公子何必妄自菲薄?才华不分贵贱,只要心中有志,终有一日能成大器。”
顾闵被她的话深深触动,心中仿佛燃起了一团火焰。他从未想过,自己那微不足道的梦想,竟会被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如此肯定。
“姑娘之言,令在下茅塞顿开。”顾闵郑重地说道,“若有机会,在下定当不负姑娘期望。”
吕颜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公子可要努力了。我可是很期待看到公子名扬天下的那一天。”
顾闵被她的话逗笑了,心中的紧张也消散了许多。他忽然觉得,眼前的女子不仅美丽,还带着一种令人心动的灵动与俏皮。
“姑娘若不嫌弃,这幅《春山烟雨图》便赠予姑娘,权当谢意。”顾闵将画递到吕颜面前,语气诚恳。
吕颜接过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怎么好意思?公子辛苦所作,我怎能白拿?”
顾闵摇摇头,“姑娘能欣赏在下的拙作,已是莫大的荣幸。区区一幅画,不值一提。”
吕颜看着他,眼中多了一丝温柔,“那便多谢公子了。改日若有闲暇,公子可愿再来此处,与我一同品画论诗?”
顾闵心中一阵激动,连忙点头,“姑娘相邀,在下定当赴约。”
吕颜微微一笑,转身带着慧娘离去。顾闵望着她的背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遇到如此特别的女子。
慧娘跟在吕颜身后,忍不住低声问道:“小姐,您为何对那位公子如此青睐?”
吕颜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画,眼中带着一丝笑意,“慧娘,你不觉得他与众不同吗?他的书画中,有一种真挚的情感,那是许多人都没有的。”
慧娘点点头,笑道:“小姐说得是。那位公子虽然衣着朴素,但气质不凡,倒是个有趣的人。”
吕颜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她的心中,却已经种下了一颗种子。她知道,自己与顾闵的相遇,或许只是命运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