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禾的手指抚过青瓷药炉上斑驳的冰裂纹,檀香混着艾草的气息在晨雾中袅袅升腾。窗棂外竹帘被风掀起又落下,投下婆娑的绿影,恍惚间竟与祖父药铺门前的垂柳枝桠重叠。她伸手去够墙上铜铃,却触到了温热的智能手机——昨夜急诊室护士发来的排班表在屏幕上固执闪烁。
"主任,您再这样开方,我们科今年奖金又要垫底了..."实习生小周捧着平板电脑站在门口,防护面罩下的年轻面庞被蓝光映得惨白。他刻意压低的声音里带着弦外之音,诊室角落的全息广告屏正循环播放着某AI诊疗系统的宣传片:机械臂在透明舱室内精准抓取药材,三分钟生成个性化药方。
叶青禾将三指搭在患者寸关尺上,感受着皮肤下跳动的生命韵律。这位因宫寒导致痛经的少女不过十八岁,皮肤却泛着长期熬夜的青灰。二十年来,她见过太多这样的病例:熬夜备考的女学生、久坐办公的白领丽人、被家庭压力压垮的职场新人...那些纵横交错的经络图谱在她掌心鲜活如初,仿佛能听见血液在古老经脉中奔涌的声音。
AI诊疗机突然弹出的提示框像枚金属钉子扎进现实。"建议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机械女声冰冷地切割着檀香,叶青禾看见患者家属低头摆弄手机,屏幕上"三甲医院在线问诊专家"的广告正疯狂推送——那上面穿着白大褂的虚拟医生,有着与她一模一样的微笑。
记忆突然闪回上周的学术会议。年轻医生们围在某AI中医系统展台前,镁光灯照亮他们充满期待的脸庞。全息投影中,系统正用蓝色光带勾勒出患者的舌象分析:"舌体胖大边缘齿痕,脾胃湿热证候概率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