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天对我来说是个复杂的季节。既是我逃离过往的开端,也是被困住的开始。
刚到雪城的那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我始料未及。车站外,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街头的灯光被薄雾渲染得朦朦胧胧。拖着行李箱的我站在车站出口,冻得直跺脚,却不知接下来要去哪里。尽管手机导航清晰地标注着租房地址,可我依旧迟疑地站在原地,仿佛这座陌生的城市正在审视我,判断我是否真的属于这里。
“先生,需要帮忙吗?”一个出租车司机向我招手,语气里带着一丝热情。可我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已经被汗水浸湿的车票,站在原地发呆。
车票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那行日期我永远都忘不了——“1月12日”。那是我离开家乡的日子,也是父亲彻底对我失望的那天。送我上车的时候,他沉默不语,只在列车启动前丢下了一句:“出去吧,别再回来。”
“先生?”司机的声音再次响起。
我像是从梦中惊醒,抬头匆匆答道:“哦,好的。”随即把地址报了出来。
出租车驶入雪城的街道,窗外的景色一片银白,高耸的建筑、厚厚的积雪、行色匆匆的路人,这一切都让我感到陌生又疏离。这是一座彻头彻尾的北方城市,干冷、孤寂,又带着些许硬朗的冷漠。可我却觉得安心。这里没有人认识我,也没有人会追问我的过去。
司机一路上很热心地给我介绍这座城市的特色,说这里的雪有多么纯净,冬天又有多么漫长。可我的思绪早已飘远,脑海里只是机械地盘算着接下来的生活。靠自己的工资租一间小房子,找到一份不出错的工作,再一点点攒钱。对我来说,这已经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安稳的生活了。
车最终停在了一栋旧公寓楼前。这里不算繁华,但胜在房租便宜。房东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虽然步伐有些缓慢,但动作却利落得很。她接过我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房租,一边翻看一边打量着我,最后点点头,说:“年轻人,你是从南方来的吧?看你这身衣服,可不够这儿的冷天穿啊!”
我笑了笑,没有接话。
老太太把钥匙递给我后,又塞了一条旧毛毯进我的怀里。“别嫌弃,这毛毯是我儿子小时候用的,暖和得很。年轻人啊,总是喜欢往大城市跑。可这地方,冷得很呢。”她说着摇了摇头。
我接过毛毯,低声道谢。她的眼神慈祥,但却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似乎她看穿了我藏在表面下的窘迫与挣扎。
我的房间在公寓的二楼,面积不大,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张旧书桌和一扇可以看到街景的小窗户。但它很干净,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时,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这里或许真的可以成为一个家。
我把行李放下,拉开窗帘,窗外的世界依旧是白茫茫的一片。站在窗前,我低声对自己说:“雪城的冬天,看来真的很冷啊。”
第二天,我便去了街角那家小咖啡店上班。那是我在雪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薪资不高,却包两餐。店长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脸上总带着一副冷冷的表情。他递给我一份合同后说:“试用期一个月,先做服务生。活不多,但别出错。”
“好。”我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每天的工作并不复杂,收银、清扫、端饮品,时间过得也很快。或许是因为我的性格沉闷,店里的同事对我并不太热情。偶尔有客人跟我搭话,我也只是简单应答,不愿多聊。对我来说,这份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没必要掺杂过多情感。
然而,这种平淡的日子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被打破了。
那天晚上,店里的客人不多。窗外寒风呼啸,雪花顺着门缝吹进店里。就在我擦拭桌子的时候,门口的风铃突然响了起来。我抬头一看,一位裹着鲜红围巾的女孩推门走了进来,带进一阵凌乱的雪花。
她拍了拍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