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它很可能与目前蜂巢系统关键技术存在直接联系。

  “她早就知道这一切……”

  意识到这一点时,他握紧拳头,对自己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理解。这不仅仅关乎揭露阴谋,更是拼凑家庭历史、找回自我认知的一次旅程。

  随着更多谜题渐渐浮出水面,真相轮廓愈发清晰:母亲并非只是一个普通科研工作者,她极有可能是整个计划最核心的一环。

  而她生前所留下来的每个微小提示,都仿佛是在唤醒儿子去完成未尽之事,让过去与现实交织成无法割裂的一体。

  然而,这场解谜之旅还远未结束。

  在陈宇航眼前铺展而开的,不仅仅是家庭命运纠葛,还有关于科技伦理、人类生命权利,以及真实与虚幻界限的大命题。

  当答案逐步显现,那冰冷且残酷的事实是否会摧毁最后一点希望?

  就在此刻,脑海浮现出病房那个令人难忘画面——咽气瞬间睁开的双瞳,将窗外霓虹灯折射成DNA螺旋般投影。

  而镜头自动对焦的位置,却始终锁定于病房角落,那辆本该锈蚀停滞不动,却悄然划出新鲜刮痕、仿佛传递摩尔斯暗码信号般存在感强烈……

  轮椅扶手上的菌株冷冻管轻轻泛着微光,那些光斑似乎顺应了维恩位移定律,在538纳米波长处绽放出一抹幽绿,恰巧与便利店监控屏幕上闪烁不定的雪花噪点主频相呼应。

  而此刻,一名外卖员正在监控摄像头无法捕捉的盲区中第七次兜转,他手中的剁椒鱼头外卖盒里残存的油脂,竟奇异地排列成了一幅贝塞尔函数导航图谱,而那条路径最终指向一颗母亲抗癌药晶体深处未被激活的量子位。

  晨曦初露时分,陈宇航在显微镜前久久凝视着一片取自耳后疤痕组织的小小切片。当他将偏振光调整至520纳米波长时,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碳基LED结构骤然间爆发出曼妙而诡异的麦克斯韦妖纹样。

  每一个光子晶体单元内竟储存着17.4飞焦耳熵减能量,这正是破解母亲抗癌药阻断剂核心机理所需的临界点。

  就在这关键的一瞬间,刺耳的警报声打破了实验室内短暂的平静。陈宇航猛然抓起试管——那试管中还残留着淡雅的小苍兰香气。

  他一个急步撞开消防柜,玻璃碎裂声应声而起,钾离子与钋-210溶液腾空蒸散,在空气中形成了一道充满数学美感的克莱因瓶轨迹。

  而几乎同时,DNA甲基化检测仪突然捕获到了一组异常数据,其峰值精准对应张浩然个人档案中的编号,这个细节让陈宇航心神震颤。

  “原来这一切不过是更深层次寄生行为的一部分。”他呢喃自语,目光转向培养舱内那些精心培育却又命运堪忧的胚胎——它们端粒长度正在以每秒207皮米速度急速缩短,而这种异常现象无疑暗示着生物体生命力快速衰竭。

  远方传来冷藏卡车低沉且逐渐逼近的轰鸣声,当车辆停靠时,从车载量子计算机散热孔喷出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股熟悉又令人悲恸的味道,是童年时母亲为退烧擦拭额头所用紫草膏特有芳香,与记忆深处温暖交织,与现实危机悄然碰撞……

  第五章:剥洋葱定律

  外卖送达提示音响起时,轮椅刚完成第28次圆周运动。

  陈宇航掀开剁椒鱼头的保鲜膜,浓烈辛辣中混杂着实验室常用的戊二醛消毒水味道。

  配送单上的骑手姓名栏显示为乱码,但订单编号尾数恰好与轮椅划痕转化的二进制码吻合。

  陈宇航的调查已经走到了一个极其微妙的阶段,每一条线索都像是洋葱般层层包裹,揭开一层似乎接近了真相,却总会有更深的谜团等待着他。

  而这一次,解开谜团的起点竟然是一份外卖。

  那天晚上,陈宇航在办公室盯着蜂巢系统进行分析时,无意间翻阅了一张废弃的外卖单。这是一份剁椒鱼头订单,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当他注意到配送轨迹时,他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条轨迹异常古怪。

  外卖员并未选择公司推荐的直线路径,而是绕过了一片被称为“监控黑域”的区域。

  所谓“监控黑域”,是公司内部某些区域因信号干扰或其他原因无法被实时监控覆盖的地方。它们就像一块块拼图中的空白,让人难以窥探全貌。

  更重要的是,这片黑域的位置恰好靠近核心实验室!他隐约觉得,这绝不是偶然。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决定从味觉入手展开调查。他将剁椒鱼头中残留的一小部分辣椒样本提取出来,并通过实验室设备对其中主要成分,辣椒素进行合成检测。

  当辣椒素进入他的嗅觉和味觉感官后,一种奇怪而强烈的反应突然袭来。

  一瞬间,陈宇航仿佛掉进了脑内记忆回廊。在这个虚拟又真实的空间里,他看到了一幅模糊影像。那是在育婴室里,一个关键时间段下缺失了0.3秒的视频画面。

  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一个身影闪现而过,那个人影手中抱着某种物体,快速消失在育婴室尽头。

  “育婴室里的秘密……”陈宇航心跳加速。他确信,那0.3秒画面隐藏着一切问题的答案,而剁椒鱼头与辣椒素竟然成为触发记忆回廊的重要钥匙。

  这让他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每个细节——也许所有东西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只是你有没有摘下眼罩去观察罢了。

  随着案件逐渐清晰,陈宇航意识到自己必须亲自潜入核心实验区才能找到更多信息。然而,公司内部结构复杂,不仅有人为设计上的迷惑性,更可能藏有利用新技术制造出的陷阱和障碍。而此刻,一份来自AR导航设备的数据成为他的突破口。

  根据导航指引,他需要穿越七层楼才能抵达目标区域,但途中却出现了一件完全超出常理范围的事。

  当他沿着路线前行时,总会莫名其妙地回到同一个地点,就像走进了一个永远无法逃离的迷宫。

  更诡异的是,当他尝试用纸条标记路径或用粉笔做记号时,这些标记会在转身的一瞬间凭空消失!

  经过多次尝试失败后,他意识到,这栋建筑内部可能利用了一种类似克莱因瓶拓扑结构原理的人造空间布局。

  从数学上讲,克莱因瓶是一种四维非欧几何结构,没有明确内外界限,因此可以实现“无限循环”。

  换句话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根本无法分辨自己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倒退!

  虽然困惑不已,但陈宇航很快注意到另一个关键细节:周围天花板上出现了轻微渗水现象。这些水滴并非普通冷凝液,而是人工培养液!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渗水增多、湿度变高时,他的大脑似乎也变得更加清晰,甚至能回忆起一些曾经被遗忘的重要画面。

  这种湿度与记忆清晰度之间正相关关系显然不是偶然,而是某种精心设计好的机制。他推测,这可能与神经脉冲强化实验中的特定化学反应有关。

  通过调节环境湿度改变大脑电导率,从而增强记忆提取效率。那么,如果能够人为控制这些条件,是不是就可以破解当前困局?

  带着这一想法,他开始主动干预周围环境。在找到培养液泄露来源后,他调整管道阀门,使得天花板渗水速度大幅增加。

  当整个房间充满潮湿气息时,原本模糊不清的小路居然逐渐显现出来!最终,他成功突破解析出正确逃生路线,并顺利抵达目标区域入口。

  站在核心实验区门前,陈宇航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道门后藏着的不仅仅是真相,还有更多未知危险。

  但就像剥洋葱一样,每揭开一层,都能感受到刺眼又灼热的不适,却也离中心越来越近。而这个中心,也许正是母亲当年的秘密所在,也是自己命运真正开始交织之处。

  怀揣复杂情绪推开那扇门的一刻,一股刺鼻气味扑面而来。

  克莱因瓶空间的潮气在防护服里凝成水珠,陈宇航跌出AR导航范围时,左手背突然显现湿疹状红斑——与顾北生前

上一章 下一章

4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