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作者:李梓玮

一、午夜的警报声

午夜2点13分,外脑又一次发出警报,闪烁的红光像心跳一样照亮了卧室的每一个角落。

「检测到情感波动异常,建议立即校准。」

这已经是这周第三次了。我叹了口气,从床上爬起来,赤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镜子里的女人——也就是我,林小鱼,眼下有淡淡的青色,像是被什么无形的重量压着。我的右耳后方,那个拇指大小的银色外脑贴合在头皮上,微微发热,像某种奇怪的金属寄生虫。

事实上,我们都是寄生在这些小东西上的。

没有人还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了。历史课本说,在那场毁灭性的生化战争后,人类的大脑功能开始大规模退化。为了生存,科学家们研发出了这种可以贴附在头部的微型计算机——外脑。现在,每个新生儿出生后,医生们会立刻为他们安装这个设备。

"脑"取代了"心",成为一切情感的中心。

窗外,城市的灯光依然亮着,永不熄灭,像是一种对黑暗的拒绝,又像是一种永不停息的监视。我厌倦地打开校准程序,将手指放在外脑的触摸面板上,感受着电流穿过我的指尖,一种微微的刺痛,熟悉又陌生。校准过程中,我的大脑被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记忆被调整,情绪被平衡,思维被重组。这种感觉很难形容,就像被拆解然后重新组装,却不记得自己曾经的样子。

所有人都说这是为了我们好。没有外脑,我们将无法正常生活。

但我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慢慢消失。像是窗玻璃上的水汽,被一点点擦拭干净,直到你看不见它曾经存在的痕迹。

二、微笑背后的空洞

周一早晨,窗外的雨丝细密如网,将城市织成一片模糊的灰。我的男友徐亮送了我一个礼物——最新型号的情感放大器。它躺在黑色的丝绒盒子里,像一颗冰冷的泪滴。

"生日快乐,小鱼。"他面无表情地说,声音平稳得像是经过校准,"这可是黑市上都买不到的限量版。装上它,你会感受到更强烈的情感波动。"

徐亮的外脑发出稳定的蓝光,表示他对我的情感指数高达83%。根据《现代关系学》的标准,这已经算是相当深厚的感情了。可我从未真正"感受"到这份爱。他的眼睛里没有温度,像两块磨砂玻璃,你永远看不清里面藏着什么。

"谢谢,"我勉强笑了笑,"我真的很喜欢。"

徐亮看着我,外脑上的蓝光闪烁了一下。"你的情感指数只有47%,"他皱起眉头,声音中有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失望,"你不喜欢这个礼物吗?"

"不,我很喜欢,真的。"我连忙调整自己的情绪,像是一个演员换上另一副面具,直到外脑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数值。"看,现在是68%了。"

他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俯身吻了我的额头,嘴唇冰凉,像一片雪花落在皮肤上。"我爱你,小鱼。知道吗?现在的年轻人都说'我把大脑取下给你',但我是真的愿意为你这么做。"

"我也是。"我回应道,声音轻得像是要消失在空气中。

我看着徐亮的背影,修长挺拔,步伐机械而精准。我们已经在一起三年了,按照数据来看,我们是绝佳的匹配。但有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思考:我们之间的空气里,是否也像外面的雨一样,充满了看不见的隔阂?

三、雨夜的眩晕

晚上,躺在徐亮身边,我望着天花板,感觉自己仿佛被分成了两半。表面的小鱼,完美无缺,情感指数稳定;内心的小鱼,却像一个漂浮在水面上的观众,冷眼看着自己演绎着幸福。

"你睡了吗?"徐亮轻声问,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晰。

"嗯,快了。"我闭上眼睛,假装困倦。

"今天工作怎么样?"他突然问道,这不是我们的日常对话。

"和往常一样。"我回答,心跳不自觉地加速,"分析情感数据,寻找异常波动的模式。"

雨点敲打着窗户,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轻轻叩门。徐亮的手臂环绕着我,温暖而沉重,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做个好梦,明天见。"他说完,便陷入了外脑调控的深度睡眠,均匀的呼吸声在我耳边响起。

我小心翼翼地挪开他的手臂,起身走到阳台上。雨已经停了,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城市被水洗过的灯光显得格外明亮,却又那么遥远,仿佛属于另一个世界。夜空中没有星星,只有监控无人机的红色信号灯偶尔闪过,像是黑暗中的眼睛。

我深吸一口气,掏出那个我偷偷保存了很久的小装置——一个脉冲发生器,可以暂时干扰外脑的某些功能。我将它贴在外脑上,按下按钮。

一阵短暂的眩晕后,我感觉思维突然清晰了,就像有人擦掉了覆盖在玻璃上的一层雾气。这种感觉太美妙了,仿佛真正地活了过来。雨后的空气,城市的灯光,甚至是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如此鲜明。

我知道这很危险。脉冲发生器是绝对违禁的物品,如果被发现,我将面临"情感矫正"——那是比死亡更可怕的惩罚。但我无法停止这种尝试,这种短暂的清醒让我上瘾。

在这一刻,我才有一个真正的目标:我要找到摆脱外脑控制的方法,找回真正的自己。

四、食堂里的陌生面孔

公司食堂里,我独自坐在角落。托盘里的食物散发着人工调味剂的气味,不难吃,但也没有任何真正的味道,就像被外脑过滤掉的情感。最近工作压力很大,数据处理中心总是有处理不完的情感数据流。作为一名情感数据分析师,我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人的情感波动,将它们分类、整理、归档。

"介意我坐这里吗?"

抬头看到了一个陌生的面孔。男人大约三十多岁,身材高大,穿着制服部门的工作服。他的皮肤偏黑,眼睛却出奇地明亮,像是黑夜中的两盏灯。奇怪的是,我看不到他耳后有外脑的光芒。

"当然可以。"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外脑,确认它没有发出警报。与没有外脑的人接触是很危险的——他们情绪不稳定,思维混乱,甚至可能有暴力倾向。

男人坐下后,抬手示意了一下自己的耳后。"别担心,我有外脑,只是选择了隐形模式。我叫周木,修理部门的技术员。"他的声音很平静,但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生命力,像是未经处理的原始音频。

"林小鱼,情感数据分析部门。"我简短地介绍自己,眼睛不自觉地扫视四周,害怕被人看到我们交谈。

周木咬了一口合成蛋白饼,若有所思地看着我

上一章 下一章

1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