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间,一道闪电冲破黑压压的云层,一瞬间照亮了诺金的平房小屋,接着是噼里啪啦的硕大雨点重重砸在了屋顶上,发出轰然巨响。
雷声随即而至,沉闷的轰鸣之后是凄厉的炸裂声,好像天地沿着闪电残留在视网膜上的印记被劈裂成碎片。
诺金在强烈的闪光和震耳欲聋的巨响之间,一边感慨大自然的力量,一边习惯性地在脑中根据雷声和闪电间微小的时间差,计算这一壮丽的天文现象发生在距离自己多远的地方。
「并不是科学家什么的,只是单纯有这样一种习惯,就好比有些棒球投手在投球之前会做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仪式一样。」
在计算之后,诺金还会跟自己假想中会提问的不知什么人这样解释一番。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觉得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作一番辩解。学心理学的朋友说,这是因为在小的时候没有得到原生家庭的充分的肯定,或者总被责骂,从而产生了自我防御的这么种半自动应激机制--可以人为关停,但是大约要花上700单位/小时的费用,经历持续不知道多少个小时的专业咨询。
「并不是抠门什么的。」
诺金又对着想象中提问者有些尴尬地嘟囔着。
但是说真的,找到一个陌生人,对着人家将自己小时候那些直到现在想起来还不觉得已经无所谓的创伤一一揭开,而对方还能全然理解并给予支持和帮助,这种事的发生的几率究竟有多高?
和「找到真爱」相比,哪个更容易实现?
这已然不是靠诺金失眠到半夜被雷雨惊醒的脑子能算得过来的题目了。
上述这些内容只是诺金脑子里电流的一阵乱窜,而在下一秒钟就被完全地彻底地毫无留恋地抛之脑后了。
“啊------”
“糟--------”
“噗通”
“哗啦”
“咕噜噜-----”
“救----”
比雨声更热闹的一阵嘈杂之后,诺金才意识到,经过粗略测算,即距离=音速×闪电与雷声发生的1秒不到的时间差,今天的闪电就发生在附近,具体说起来,就在自家周围360米的范围内。
这360米范围内,住着诺金的邻居,一位养着一群信鸽的沉默寡言的大爷,一对忘了几代人之前是宫廷贵族的态度倨傲的夫妇(房东大人和她的花瓶夫君),一个喜欢把不管是音乐还是擦边直播都外放到最大音量的快递员,还有一颗被郑重钉上“国家一级古树”牌子的备受各类生物喜爱的歪歪的侧柏,夏天刚刚好为诺金的小院子遮荫,是他的心灵绿洲和知心好友。
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子--准确地说,是诺金的朋友--一位来自A国的前卫派建筑设计师设计的未来科幻风石槽鱼缸,里面有几条被人抛弃在公园里水池里的长相不怎么有魅力的小鱼,因为是外来入侵物种原本要被生态署处理掉,但是因为诺金不忍心就带回来当作半野生的宠物(?)饲养了,被尊称为“入侵者先生”,还分别以一到七的数字作为代号,虽然可能阴天的时候二号和七号会变得有点让人分辨不清。
-- 顺便一说,作为这个故事主人公的诺金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