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婉儿知道他这是话中有话,便不动声色地道:"齐家的瓷器工艺独特,自成一派,与我家瓷器各有千秋。今日有幸得见齐家的新作,实在是眼福。"

齐管事打开包裹,取出几件精美的瓷器,有青花瓷、白瓷、粉彩瓷等不同种类。每一件都做工精细,令人赞叹。

李大人拿起一件青花瓷瓶,仔细端详:"这瓷器的确不错,釉色纯正,花纹细腻。"

婉儿接过瓷瓶,轻轻敲了敲,听声音辨别胎质。然后又看了看底部的款识,最后对李大人道:"李大人,这瓷瓶确实精美,但恐怕不是官窑所制。"

李大人一愣:"此话怎讲?"

婉儿解释道:"官窑瓷器的胎质更为细腻,敲击声清脆悦耳。这件瓷瓶的声音略沉,应是民窑所制。再者,底部的款识虽然模仿官窑风格,但笔画间的转折处有细微差别。"

齐管事脸色微变:"徐小姐好眼力。此瓶确实是我家新设的窑口所制,工艺还在改进中。不过,这粉彩瓷却是官窑技师指导完成,绝无问题。"

婉儿接过粉彩瓷花瓶,仔细端详。这花瓶确实精美,色彩艳丽,做工考究。她正要开口,忽然注意到瓶身一处细微的裂痕,几乎不可见。

"这花瓶工艺确实上乘,色彩搭配也很雅致。只是这里有一道细微的裂痕,若入宫藏,恐怕日后会愈发明显。"婉儿指着那几乎不可见的裂痕说道。

齐管事额头渗出汗珠:"这...这怎么可能?出厂前我们检查过的。"

李大人拿过花瓶,凑近看了许久,才勉强看出那道裂痕:"果然有裂痕。徐小姐,你的眼力确实不凡。"

齐管事满脸尴尬:"实在抱歉,我们一定重新准备一件完美的花瓶进贡。"

婉儿微笑道:"瓷器难免有瑕,齐家的工艺本就精湛,只是这一件恰好有小瑕疵罢了。相信齐家的诚意,太后和皇上都能体谅。"

她这番话看似宽慰,实则暗含机锋。齐家向来以精品著称,如今却进贡有瑕疵的瓷器,难免会让人质疑其品控。

离开内务府,婉儿回到长春宫,将今日之事告诉沈贵妃。沈贵妃听罢,不由赞叹:"你做得很好,既点出了齐家瓷器的问题,又不给他们留下口实。"

婉儿却皱眉道:"姑母,我担心齐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与皇后关系密切,若是皇后插手..."

沈贵妃冷笑道:"皇后再强势,也不会为了一家瓷器商人与太后作对。你安心做你的事,有我在,没人敢动你。"

婉儿点头,心中却仍有忧虑。在宫中,任何一个小小的过失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更何况她刚刚得罪了齐家。

接下来的日子,婉儿每天往返于长春宫和内务府之间,一边伺候沈贵妃,一边负责鉴定进贡的瓷器。李大人见她确实有真才实学,态度也逐渐好转,甚至开始向她请教瓷器鉴定的技巧。

这天,婉儿正在内务府整理档案,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她走出房门,看到一群太监正围着一个身穿华贵衣裳的中年男子。那人面容严肃,气度不凡,想必是朝中重臣。

李大人匆匆走来,低声对婉儿说道:"徐小姐,那位是户部尚书周大人,齐家的座上宾。你前日鉴定齐家瓷器的事已经传开了,恐怕他今日是来找麻烦的。"

婉儿心头一紧,但面上不显:"李大人不必担心,我只是按实际情况进行鉴定,无可指摘。"

果然,那周大人走到婉儿面前,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冷冷地说道:"你就是徐家的女儿?听说你精通瓷器鉴定,连齐家的瓷器都被你挑出了毛病?"

婉儿不卑不亢地回答:"回大人的话,在下只是略懂一二,前日确实在齐家的瓷器上发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痕,不敢隐瞒,所以如实禀报。"

周大人皱眉道:"齐家的瓷器在北方享有盛名,从未出过问题。你一个商人之女,有何资格评判?"

婉儿不慌不忙地道:"大人说得是。在下资历浅薄,不敢妄评齐家瓷器的好坏。只是那道裂痕确实存在,当时李大人也看到了。若大人不信,可以命人取来那瓷瓶一看便知。"

周大人语塞,随即冷哼一声:"哼,太后让你负责鉴定瓷器,是看重你的才能。但你若利用职权排挤齐家,就是不知好歹了。"

婉儿恭敬地道:"在下不敢。鉴定瓷器只看品质,绝不因私废公。齐家的瓷器工艺精湛,在下也十分敬佩。若有机会,还望能向齐家的匠人请教。"

周大人见她态度谦和,火气也消了几分:"既然如此,希望你以后能公正行事。齐家近日会再次进贡瓷器,还望你能实事求是地评判。"

婉儿点头应允:"在下定当公正评判,不偏不倚。"

周大人见无法难倒她,只得拂袖而去。李大人走过来,低声赞叹:"徐小姐应对得当,既不失礼,又不示弱,实在难得。"

婉儿微微一笑:"李大人过奖了。只是做事当公正,无愧于心而已。"

李大人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徐小姐初入宫,恐怕还不知宫中的复杂。周大人今日来此,恐怕不仅仅是为了齐家的瓷器,更是皇后的意思。"

婉儿心中一凛:"皇后娘娘?"

李大人点头:"皇后与齐家关系密切,你否定齐家瓷器的品质,等于是在打皇后的脸。皇后向来护短,不会轻易放过你。"

婉儿若有所思:"多谢李大人提醒。在下会小心行事。"

回到长春宫,婉儿刚要将此事告诉沈贵妃,却见宫中一片忙乱,宫女太监们来回奔走,神色紧张。

玉环匆匆走来,低声道:"小姐,出大事了。贵妃娘娘病了,御医正在为她诊治。"

婉儿大惊:"怎么回事?姑母早上还好好的!"

玉环摇头:"不知道。娘娘午膳后突然腹痛难忍,面色发青。太医来看过,说是食物中毒。"

婉儿心头一沉,立刻明白这恐怕不是偶然。她匆匆赶到沈贵妃的寝室,只见沈贵妃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几位太医正在为她诊治。

"姑母!"婉儿跪在床前,握住沈贵妃的手,热泪盈眶。

沈贵妃微微睁开眼,虚弱地说道:"婉儿...你...小心..."

话未说完,沈贵妃又昏睡过去。御医上前查看,随后对婉儿道:"贵妃娘娘中的毒不算剧烈,但需要静养几日。这段时间,任何人不得打扰。"

婉儿点头,心中却已经翻江倒海。姑母突然中毒,而她刚刚得罪了齐家和户部尚书,这其中必有联系。

御医们开了药方,婉儿亲自监督煎药,生怕有人在药中动手脚。她寸步不离地守在沈贵妃身边,不让任何可疑的人靠近。

入夜,沈贵妃的情况稍稍稳定,婉儿才稍稍松了口气。这时,玉环悄悄走来,低声道:"小姐,端妃娘娘派人来问候贵妃娘娘,还送来了一些补品。"

婉儿皱眉,端妃与姑母向来不和,如今却在姑母病重时送来补品,其心可诛。"将补品收下,但不要让姑母服用。就说姑母已经睡下,不便打扰。"

玉环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又有太监来报,说皇帝派人来探望沈贵妃。

婉儿心中一喜,只要皇帝还关心姑母,那就说明姑母的地位尚未动摇。她立刻整理衣裳,出门迎接。

来人是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张德全,他带来了御医和御膳房准备的补品。

"多谢张公公。"婉儿恭敬地行礼。"还请张公公转告皇上,姑母已经好转,请皇上放心。"

张德全点点头:"贵妃娘娘突然染病,皇上非常担心。你要好好照顾贵妃娘娘,若有需要,随时向皇上禀报。"

婉儿再次道谢,将张德全送出宫门。刚要转身回去,却见一个黑影一闪而过。婉儿警觉地追了过去,只见那人正往偏殿方向跑去。

"站住!"婉儿喊道。那人听到喊声,跑得更快了。

婉儿不敢贸然追上去,怕离沈贵妃太远。她立刻返回寝宫,加强了守卫,并命人彻查宫中可疑人员。

第二天一早,婉儿派人去内务府告假,说明自己需要照顾沈贵妃,暂时无法前往鉴定瓷器。她担心离开沈贵妃,会给对方可乘之机。

正在这时,太后派人来探望沈贵妃,并传话说太后要见婉儿。婉儿不得不前往太后寝宫,只能叮嘱玉环和几个可靠的宫女严密守护沈贵妃。

太后的寝宫依旧庄严肃穆,太后端坐在软榻上,见婉儿进来,面色凝重:"贵妃突然染病,可有查明原因?"

婉儿行礼后答道:"回太后娘娘,御医说是食物中毒。但臣女怀疑,姑母的病可能另有原因。"

太后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哦?你怀疑是有人下毒?"

婉儿谨慎地回答:"臣女不敢妄言,只是觉得事情蹊跷。姑母一向身体康健,饮食也十分注意,怎会突然食物中毒?"

太后沉思片刻,随后道:"宫中之事,错综复杂。你初入宫,恐怕还不了解其中曲折。贵妃得宠多年,难免引人嫉妒。你要小心行事,不可轻易得罪人。"

婉儿心中

上一章 下一章

3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