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是惠州西山的大圣塔。

也就是现今的泗洲塔。

既然它名为大圣塔,也就意味着这时间最少在嘉靖42年之前。

是不是有点太扯了?

我穿越了?

总不会有人为了逗我,而建立这样一个塔吧?】

此刻我头皮发麻,汗毛倒竖。

“小子既然已来,为何不上来呢?”

当我犹豫徘徊不定之时,一道清朗的声音,跟着清风传来。

定晴一看,却是大圣塔顶之上,正有一人向我招手。

上了大圣塔,许因为距离的原因吧?

我才看清,这是一位长者,花白长发垂于身后,一草环住。

脸上肤色红润,未见老人斑。

眼神清澈,瞳孔黑白分明,纯净如孩童。

身长七尺,目测一米七左右。

因为年龄的原因导致脊柱有所微微弯下。

年轻时绝对有一米八的个子。

一如我,走到他身边,矮一个头。

微风吹揍起他的衣摆合花白之发。

看到他的衣饰,以及大圣塔我大约断代应该是宋代之人。

“先生好,请问将小子唤来此,所为何事?”

我上前作揖问道。

有些不太礼貌,内心之中,对于此人也不太尊敬。

之所以如此为之,仅仅因其乃是一位长者而已。

“千余年来,小子你是唯一能与老夫沟通者。

每每……

大圣塔上望,夕阳入平湖。

水染胭脂、绿了青山。

草树翡翠映深深。

红梅艳,紫荆妖,草树娆。

可惜,却无与可言者。“

我听老者之言,甚为震撼。

此乃何人也?

竟言其在此千年岁月。

若真千年皆困于此一塔之上,而无语为言者。

又是何等的孤独寂寥?

虽然在塔上,可纵览西湖全景。

可见山间林,飞禽走兽。

更甚于天晴时日。

一束残阳落水中,水染胭脂花染色。

“不知先生名讳?可告之呼?”

不知是看其凄苦,亦或者可怜其孤寂千年时光。

我动了恻隐之心。

孟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我?”

老者闻言先是一愣。

他可能是未曾想过,居然有人不知他名讳?

也许因为千年时光中,未曾有人问其名讳吧?

“我在四十六岁前叫苏轼,字子瞻。

四十六岁后,通达了。

便自号东坡居士。”

“您说您是子瞻先生?”

我不禁大惊失色。

尔后仿若沉于梦中。

“吸……”

我深深倒吸一口气,尽量使心平静下来。

这一切,难以置信,却又可以接受。

难以置信,在于人人敬仰的子瞻先生,居然有一道魂被囚于泗洲塔处。

可以接受,遍数天下能有如此气势之人,我只见过一次。

也许是我见识少吧?

子瞻先生,他身上的气势,有仙人的飘飘然独立与世界。

这种气质我是第二次见。

第一次在一位大家称呼为,神仙姐姐的小姐姐身上。

可惜,随着年月的增长,她被凡尘世俗之气沁染。

如今,看来就是一身风尘之气。

而子瞻先生,静则身上有遗世独立的仙气。

动则有儒雅随和的凡尘俗气。

这样一位长者,既已逝去,可其魂却有一道留恋与此。

可见其对于此,已生出不可割舍之恋。

“小子,你乃何人?

何故来此?”

子瞻先生见我神情恍惚,然后问道。

“我,先生,你……”

“小子,有什么好激动的呢?

老夫就在此,又不会跑掉。”

子瞻先生忽而轻轻拍拍我肩。

“晚辈梁子渊,乃是一千多年后的读书人。

从百里之外,来游西湖。

于此遇先生,幸甚幸甚。

可怜先生困于此千余年,悲也。“

我不禁热泪盈眶,声音颤抖地说道。

既为我地幸运热泪,也为他的悲惨盈眶。

“哈哈哈……

我则异于事,无可无不可。

虽被困于此,每日看西湖却均有不同:

朝晖夕映,皆不同。

初一天晴的晨曦之光,是散开进入平湖的。

天阴时朵朵轻云映平湖。

雨天时,小雨则是丝丝白线入平湖,大雨则是点滴溅落水中花。

初二天晴的晨曦之光,是一丝丝入平湖。

天阴时朵朵轻云走平湖。

小雨则是片片掉平湖,大雨则是幕幕洒落清水中。

…… ……

…… ……”

我没有打扰子瞻先生的自述,静静地倾听。

此时此刻,再多的言语对于他或者我来说,都是多余。

一位多年不

上一章 下一章

2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