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因为她就要离开这所学校了,不止是学校,还有她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
要是在区里上中学,她可以每周五下课坐巴士回来,可是去那边的话虽然也是在市里可坐车回来很麻烦,况且她在市里有住处也不好总回来。
从学校回来后沈娟很沉默,坐在家里的前坪呆呆的看着广阔湛蓝的天空,沈奶奶担忧的看着她,对沈爷爷嘀咕道:“这读书时每天出去野,好不容易考完怎么反而安静了?”
沈爷爷抽了口烟,苍老的声音缓缓响起:“我们带了你十三年,你再舍不得也该回你爸爸妈妈那里去了,那里也是你的家。”
这话是对沈娟说的,沈娟堆积已久的情绪突然就爆发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边哭边说:“那里是沈婉和沈瑜的家不是我的,我不想住在那里,既然从小就把我送给你们带,我大了反而要来插手我的生活?”
小时候沈父沈母每次带沈婉和沈瑜回来,村里其他小朋友都问沈娟,为什么你爸妈只把你姐姐和弟弟带在身边,是不是你不是他们亲生的,还是他们不喜欢你啊?
小小的沈娟闻言也不生气而是自豪的说:“我奶奶说了我爸妈在城里打拼,要是我们姐弟三个都和他们住在一起的话,他们没时间赚钱,我也就没钱上学和吃零食!”
确实如沈奶奶说的一样,姐妹俩出生时沈父沈母事业刚刚开始,沈父是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沈母则是城里小康人家的独生女。
沈娟和沈婉是双胞胎,沈瑜又只和她们差一岁半,三个孩子都需要人照看,显然就算她们的外婆过来和沈母一起带孩子也忙不过来,请保姆当时经济上有一定的困难。
沈娟沈婉两岁时,沈瑜还没满一岁,家里三个孩子吵闹不堪,夫妻俩人商量决定先送一个孩子去乡下去由爷爷奶奶带。
至于选哪个孩子去乡下,沈瑜还太小,还离不开母亲。
由于是双胞胎沈娟和沈婉生下来时,沈婉弱得像奶猫一样,现在两岁身体也明显比沈娟瘦弱一些,这么一对比沈娟是比较适合送到乡下去的。
两岁的沈娟就这么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处,由他们从两岁拉扯到十五岁。
对比父母沈娟和从小将她拉扯大的爷爷奶奶关系亲近得多。
她从小在乡下野生野长,一帆风顺的长大,爷爷奶奶对她很好,所以心里从没有怨怪过父母不将她带在身边。
既然不愿将她带在身边那就一直维持现状也没关系,可现在又非要来插手,沈娟越想越难受,扯开嗓子哭。
沈奶奶走过去用手帮她擦眼泪,已经被岁月侵蚀的脸上也满是不舍,忍不住叹了口气:“奶奶知道你委屈,可是爷爷奶奶都老了,你还小今后上学工作成家立业依靠的只有你父母。”
“去了他们那里又不是不回来了,爷爷奶奶和这个家会一直在村里等着娟娟回来,好孩子不要哭了啊。”
沈奶奶干燥粗糙的手磨得沈娟的脸隐隐作痛,可沈娟舍不得让她拿开,抱着她的腰哭得伤心。
沈爷爷看着这个自小在自己跟前长大的孙女,用手揩了揩眼角:“莫要哭了,中午爷爷给你杀鸡吃。”
沈娟马上破涕而笑:“鸡腿都归我!”
“我就说呢,原来是惦记家里的鸡,才哭得这么伤心!”沈奶奶没好气的瞪着孙女。
又冲老伴骂道:“鸡是留着过节吃的,现在杀什么杀!”
在沈奶奶的怒斥声中,爷孙俩悄咪咪的挤眉弄眼。
暑假临近尾声,沈娟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告别爷爷奶奶上了沈父的车。
看着窗外爷爷奶奶渐渐看不到的身影,沈娟才将视线从车窗外收回,低着头不说话。
沈父看出了沈娟的心思温声道:“当初我考上外地的大学离开家时也是你这种心情,到后来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况且现在可比以前方便多了,你要是想回来就和爸爸说一声,只要爸爸有空就开车送你回来。”
沈娟闻言抬起头,高兴的看着沈父:“谢谢爸爸!”
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才到市里的家,沈娟背着书包跟在沈父身后进了家门。
沈娟之前来过不少次自然对这边不陌生,进去时沈母正在厨房做菜,沈瑜坐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