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强,针黹要拔尖,刺绣要拔尖。我真担忧她是心强命不强。”

  

“是哩,阿巧这刚强性子要收一收。将来嫁了人,遇一个厉害婆婆,阿巧怎生是处?”

  夏天的凉夜,就在这谈话中悄然过去。

  阿巧的绣作不但针脚细密,色彩搭配越来越精妙。

  “阿巧,随妈到街市上买领抹。”阿巧最爱跟着妈逛。街市上有卖染红绿牙梳、穿结珠子、磨镜、绣作、领抹的;有卖异巧香袋儿、木樨香数珠的;也有卖小孩子喜爱的促织笼儿、炒栗子。妈要上香,当然有卖藏香的。只要几十文,就能买得几样东西呢。阿巧喜欢吃夏天的豆子粥、糖蜜糕、灌藕,冬天的五味肉粥、七宝素粥。

  街上的男子们十分注目这个美丽的小娘子。阿巧梳着时样妆,上褥长裙,大红色披帛,头上梳一个高髻,鬓边插着牡丹样楸叶。腰间的裹肚光彩夺目。那么一朵鲜艳的花从一斜枝儿中伸出来,只见翠绿的嫩叶子,包着娇黄的花蕊,好像是真花一般,直引逗得蜂围蝶绕。

  十六岁那年,偶然一次到勾栏看戏的时候,听戏文里唱道:“一年光景容易过”。阿巧又听旁边人谈论起韩大人大败兀术于金山时,梁夫人曾自击桴鼓。“韩夫人长得什么模样?”有人问起,好个巾帼英雄!”有人赞道。秀秀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见到威风凛凛的咸安郡王,和那位貌美英勇的梁夫人。

  四、梅冈园初识韩郡王

  每逢天气晴和的好日子,临安城里的人常赏春,最爱的当然是游赏钱塘湖了。士女们许多爱从涌金门出,从钱塘门入。钱塘湖水面,小船如鱼鳞般挨挨挤挤,将湖面挤得密不透风。出城游玩的士女,骈集在湖两堤,摩肩接踵,笑语喧天。直到花影暗,月华生,众人才开始回城,车马拥挤着通过钱塘门。从春至秋,钱塘湖都是这般热闹,直到了冬日,游玩之人才日少。

  当然,最热闹的还是听说皇帝经过钱塘门。孤山上有座皇家道观“四圣延祥观”,每当皇上前往,都要走钱塘门。皇上出行并不封道,城门直至夜深方闭,平头百姓都能前往观看。

  绍兴十六年,阿巧十八岁了。阿巧的生日恰在花朝节。花朝刚过,城里的人爱到城外踏青赏春。阿巧爹在铺子门口看热闹,阿巧在后屋刺绣。

  阿巧上身着一件织金短衫儿,下穿黄罗银泥长裙,腰腹间系着一条“一年景”的裹肚,发髻上簪着几朵粉嫩桃花。这条裹肚阿巧极钟爱,是她自己花了十日功夫才绣成的。

  妈说, “一年景”又叫“四季花”,这图案流传了很久,闺阁女孩儿都爱绣这图案。妈给阿巧看她以前绣的四季花花样,春是桃花或杏花,夏是荷花,秋是菊花,冬天是腊梅。阿巧也要照样子绣一件,要绣得更细致。阿巧小时,每逢游人如织的赏春时节,妈拗不住阿巧几次三番地缠,带阿巧出城赏玩。看那桃花粉嫩,杏花洁白如雪,想那夏日粉荷亭亭玉立,菊花金黄高洁,腊梅遒劲而傲霜,阿巧就在裹肚上把这一年光景都绣上去了。

  阿巧也看过别家闺女绣的一年景,真是什么花都有呢!荷花、山茶、杜鹃、桃花、菊花、蔷薇、芙蓉、石榴、秋葵、海棠、牡丹。阿巧最爱这一年景的图案,裹肚绣了一条又一条,全部都是一年景的花样。

  阿巧在后屋刺绣枕套,猛然间听到爹叫道:“我儿出来看郡王!”爹听到阿巧几次询问韩郡王的故事。

  阿巧连忙放下绣绷,走到门口,倚在门边往外看。听着邻人闹嚷地说道,前面是韩郡王府里钧眷的轿子,过了之后才是郡王轿子到来。

  阿巧的心砰砰直跳。韩郡王,这就是威名远播,杀却无数番人的韩郡王了。该是多么伟岸的一名男子!阿巧踮着脚,伸长脖子使劲看,轿子一颠一颠地过去了。只见轿中人掀开一角往外看去,里面的人却看不真切。

  这时,韩郡王正在轿里往外闲看,他不喜百姓们围观,只掀开轿帘一角闲看去。远远看着一名年少女子,十分有颜色,身上系着一条绣裹肚,五光灿烂。

  韩郡王就喊跟轿子的方虞候:“方虞候!”

  方虞候赶忙趋向前,听罢吩咐,点了点头。他不再跟随轿子,而是朝常婆婆茶坊走去。茶坊外高挑着一幅帘子,上书:“常婆婆茶坊。”方虞候找个座儿坐定,先要了一盏茶。常婆婆点了一盏茶,并摆了一碟子胡桃肉。

  “动问常婆婆,对过门裱褙铺子璩老爹家有几口人?我家主人差我来找璩老爹谈些事情。”

  “对过门璩老爹只有一家三口,一个老妻,并一个小娘子。”

  “这小娘子多大年纪?”

  常婆婆有些蹊跷地看着方虞候,不再答话。

  “启请婆婆,请璩老爹来这边说话。”

  常婆婆见这人不尴不尬,忙走过来与璩婆婆说道:“茶坊里坐着的那位客官落座后,就一直向我打听你家情况,还问起阿巧。怕不是看中阿巧?”

  “我跟阿巧爹说要他小心对答,谢过常婆婆。”

  璩老爹刚刚裱好前几日蒋官人送来的一副中堂,正在最后检视,听得璩婆高声唤他到对面茶坊去,才抬起头来。

  “阿巧爹,有个做公的在那里打听阿巧,你要小心作答。” 璩婆婆努努嘴道,眼撇向茶坊。

  “知道了。”璩老爹话总是很少。

  璩老爹和方虞候彼此做了个揖。

  “官人有何见教?”

  “没什么要紧事。请问璩老爹,刚才倚在裱背铺门口的是令爱么?”

  “正是小女。”

  “我是韩郡王府的虞候,敝姓方。”

  “哦,失敬失敬。”

  “冒问令爱芳龄几何?”

  “刚满一十八岁。”

  “喔。璩老爹,请问令爱是否许配于人了?”

  璩老爹有些疑惑,半响没做回答。

  “璩老爹,我们郡王头先在轿子内看到令爱身上系着一条裹肚,看那手艺真是百里挑一。刚好府里的绣作养娘期满出府了,府里急着寻觅一个接替。不知老爹意下如何?”方虞候急忙道。

  “多谢郡王错爱。老拙家里贫寒,没得置办一副好妆奁,因此,小女至今尚未嫁人。要是郡王有此意,老拙情愿将小女献于郡王府。只是这期限……。”

  方虞候明白一般人家不愿将女儿在府中服侍太久时间,“期限三年。三年期满,令爱自归家。”

  璩老爹送虞候出茶坊后,自回家跟璩婆婆商量。阿巧在里屋正刺绣,约略听到爹妈的商议,嘴角微微笑,能够得见勇猛似鸷的韩郡王,她心中莫名欢喜起来。

  妈在灯下百般嘱咐。“儿啊,到郡王府做养娘刺绣逢衣,也是有个下落。到了府里要听话随顺,不可似家中一般任性。等期限满了,爹妈把累年所积与这几年的身价钱给你置办好妆奁,寻个好人家嫁了。”妈心知阿巧刚强,心下有些隐隐的担忧。

  “妈放心。我在府中只认真刺绣,别的事不闻不问。”妈摸了摸阿巧的头发,发髻上只插着一枝银钗子,钗只是一只凤。

  方虞候次日绝早来到铺里,让爹签了一纸“献状”。献状中说明郡王府给六百贯身价钱,期限立三年,每年末璩家人到府中领取。

  阿巧当日就随他入府了。

  这梅冈园王府可真大,沿路看去,府里到处都植着梅树、翠竹,真是好景致。

  虞侯边领着阿巧从左廊往乐静堂走去,边道,“梁夫人已经过世了。哎,梁夫人英姿飒爽,连秦丞相也惧她三分。如今的茆夫人待下人甚为和气,周、陈两位夫

上一章 下一章

4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