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我的阻碍。
我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杂念压下。
顾延修,别让我失去理智,你不过是复仇路上的障碍而已。
第四章 - 职场初露锋芒
进入顾氏的第三个月,我终于有机会接触到一个重要的市场推广项目。这是一个能直接与高层挂钩的项目,负责市场部最核心的资源分配。听到自己被分配到团队的那一刻,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次展示能力的绝佳机会。
然而,事实却比我想象的要冷漠得多。
团队里的成员几乎全是资历深厚的老员工,而我,作为唯一的新人,根本没有人在意我的存在。会议上,大家争相发表自己的想法,各种数据和方案被提出又推翻,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然而,无论我如何努力想要插入一点意见,都被完全忽视了。
“我们还是采用上次推广的模板,稍微调整一下策略。”组长一锤定音,目光扫过会议室,却没有停留在我身上。
“这样确实比较稳妥。”资历最老的员工附和道,语气笃定,仿佛这就是最完美的方案。
我的意见没有被提及,甚至连“讨论”都不配。我看着自己笔记本上整理出来的几页分析,手指微微蜷缩,却始终没有站起来发声。这个职场,显然不是单凭能力就能迅速让人信服的地方。
晚上,加班的会议室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散落一桌的文件和笔记本让我显得有些狼狈,但我并不在意。我一页一页翻看项目资料,将整套数据重新梳理了一遍。
越看,我的眉头皱得越紧。
组长的方案确实看似周全,但只要稍微深入推敲,就能发现它存在几个明显的问题:资源分配过于分散、预算利用效率低下,而核心市场的定位模糊,甚至可能会导致项目执行中市场资源的浪费。
我拿起笔,迅速将这些问题和我的改进意见记录下来。随着数据逐渐清晰,我的思路也渐渐冷静。也许在会议中,我的声音没有人听见,但至少,我可以找到证明自己的方式。
“你还在忙?”
一个低沉的声音忽然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猛地抬起头,看到顾延修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杯咖啡。他的领带已经稍稍松开,看起来不像白天那样严肃冷峻,但那双眼睛仍然锐利得让人无法忽视。
他走进来,没有一丝多余的寒暄,直接将目光投向我桌上的文件,随意地将手臂搭在一张椅背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天生的掌控力。
“你有更好的方案?”他问,语气不轻不重,没有质疑,但也没有流露出太多的鼓励。
我愣了一秒,迅速将思绪拉回现实,点了点头。“是的。我认为现有的方案存在三个问题,我已经做了调整。”我推开笔记本,将重新整理的方案递到他面前。
他接过方案,低头仔细翻看,神情平静却专注,目光一行行扫过每一页。那种安静的气场让我不由得屏住了呼吸。这个男人的存在感太强了,哪怕什么都不说,也足以让人心生压力。
终于,他合上文件,抬起头看向我,眼神里多了一丝说不清的情绪。
“很好。”他的语气不疾不徐,“你的分析很有条理。”
我的心脏猛地一跳。明明他只是在简单地评价,却让我的心里涌上一种久违的成就感。但就在下一秒,他的话却让我浑身一紧。
“但你为什么不在会上直接提出?”
我愣住了,避开他的目光,强迫自己保持冷静。这个问题,就像一把突然亮出的利刃,将我的所有伪装挑破。我明明有机会在会上说出这些分析,可是……我为什么没说?
“可能……我还不够自信。”我故作平静地答道,试图用这种解释敷衍过去。
“不够自信?”他微微扬眉,语气里带了一丝探究的意味。他盯着我,仿佛试图看穿我心底的真实想法,随后,他的声音变得柔和了些,但却更具穿透力。
“一个能在简历上列出全额奖学金、全国案例竞赛冠军的人,不会缺乏自信。”
他的话像是一根针,戳中了我的防线。我微微一怔,却很快调整情绪,勉强挤出一抹淡淡的笑:“谢谢您的评价,顾总监。我会努力证明自己的。”
他静静地看了我几秒,似乎在等待什么,但最终没有继续追问。他将文件放回我的桌上,随意地靠着椅背,语气轻淡:“你不需要证明给我看。”
这句话让我心里一震,抬头看向他,却发现他已经站起身,转身离开。只留下一个略显随意的背影。
会议室重新归于安静,只有桌上的台灯还亮着,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坐在那里,半天没有动,目光落在桌上他留下的笔记本上。
封面上写着四个字——“另辟蹊径”。
那几个字简单却意味深长,就像是一种隐喻,带着某种力量,久久挥之不去。
我坐在那里,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四个字,脑海里却怎么也摆脱不了他的那句“你不需要证明给我看”。他的语气里没有命令,也没有期待,但却让人无从反驳,甚至无从逃避。
或许,他的这句话更像是在提醒我——我要证明的,不是我的能力,而是我的目的。而这一点,无论他有多聪明,都不该知道。
那一夜,我加班到深夜,回家时街上的霓虹已经全部暗淡。但我的心里却异常清醒。
在顾氏,我已经不再是一个隐形人了。
顾延修,你和你的父亲一样,迟早会明白,今天的这点微不足道的成绩,只是我计划中的第一步。
第五章 情感的萌芽
自那以后,我和顾延修的交集变得越来越多。
他不像其他的高管那样高高在上,永远把自己包裹在权威的外壳里。他对团队的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每次开会,他会认真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包括我的。甚至在我的提案被质疑时,他会站出来,用他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说:“听听她的理由。”这一句话,往往能让原本剑拔弩张的会议氛围缓和下来。
起初,我以为他不过是想表现出领导应有的宽容和公正,可时间久了,我渐渐发现,他的这些举动并不仅仅是表面功夫。他是真的在关注我的工作,甚至在意我的观点。而他的这些支持,像一双无形的手,将我从团队的边缘一点点拉回中心。我的声音开始被更多人听见,我的努力开始得到应有的回应。
这本应是好事。然而,这一切却让我感到莫名的沉重。
他是顾正鸿的儿子。无论他对我表现出多少善意和支持,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我一遍遍在心里告诫自己,他的这些善意可能不过是伪装,是他惯用的手段。可是,有时候,当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时,我却会不由自主地失神。
他的眼神总是那么温暖,浅棕色的眸子像是冬日午后的阳光,带着一丝让人无法抗拒的柔和。我知道,我不该动摇,可偏偏,他每一次的注视,都像是在我心底轻轻地敲击着什么。
某一天晚上,公司部门聚会结束后,我正准备一个人离开。他突然出现在我身后,拦住了我。
“这么晚了,你一个人走吗?”他的语气里透着一丝关切。
“嗯,我家离这里不远。”我低声答道,心里有些不自在。我不喜欢被他这样关注,越是接近他,我的计划就越容易暴露。
“我送你回去吧。”他没有征求我的意见,而是直接说道,语气轻松得让我无法拒绝。
“真的不用了——”
“一个女孩子这么晚一个人走,很危险。”他打断我的话,嘴角扬起一抹带着调侃意味的笑意,“我不希望因为安全问题失去一个有能力的团队成员。”
这句话听上去像是玩笑,可他的眼神却很认真。我张了张嘴,却终究没有再推辞。
车里,气氛意外地轻松。
他没有提工作,而是随意地聊起了一些生活琐事。他问我喜欢什么样的电影,喜欢什么类型的书。我给出的回答很简单,甚至有些敷衍——我不想让他知道太多关于我的事情。可他却听得很认真,连一个细小的停顿都不曾打断。
“你喜欢经典文学?真少见。”他微微挑眉,语气带着几分惊讶,“我还以为像你这样冷静理性的人,会喜欢更实用的东西,比如职场类的书。”
“经典文学有什么不好的?”我淡淡地回了一句,转头看向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