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气候,再说,等朕百年时下一道遗诏,让他永不伤你性命不就好了。」
夏启正对这个回答十分不满,一脚踢向正在地上收拾的我。
我摔倒在地,碎裂的瓷片扎进我一侧的身体,我一声不吭的爬起来,继续收拾。
起身时,衣衫已被血染。
皇帝瞥了我一眼,神色微变。
我捧着碎片,退到门外继续伺候。
只要丞相生气,皇帝必然赶来伺候,我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起初,丞相并不信任我,只让我在后院看管花草。
那些同僚可没少讥讽我:
「长得跟个娘们似的,怪不得能让丞相喜欢,看着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指不定在床上怎么浪呢!」
「哼,等着吧,我可听说丞相时常心气不顺就拿身边人出气,到时候有他受的。」
丞相的确时常心气不顺。
他曾替陛下挡过一箭,伤了肺腑,一入冬便咳喘不已,这时身边人但凡有些微错处,他都要对其拳打脚踢发泄情绪,甚至有些被他折磨致死。
一次,丞相半夜咳喘发作,夜里当值的男宠不敢去,就将我推去照顾。
我进去时,正好看见他咳的面色紫涨。
但因初次近身服侍,心里慌张,失手打翻了烛台,丞相将我一顿狠揍。
我闷声忍受,不发一声。
丞相撒了气后问我:「你为何不喊?」
我伏地跪禀:「若是老师将学生打一顿能舒服一些,学生这顿打就不白挨。」
其实我心里恨死他了。
但我知道,若是想要获取丞相的信任,就必须忍受这样的折磨。
他要的不是你有多能干,而是你有多顺从。
「你倒是乖觉。」
丞相咳嗽两声,抬手让我起身,又吩咐门外:
「去将今夜当值的郎君剁碎喂狗。」
我趁机进言:
「老师,家父以前入冬后也是咳喘不已,后来有位江湖郎中说了一个偏方,连着服了三个月,竟然全好了,不如老师也试试?」
丞相疲惫的点点头,「去将方子写下,明日让太医瞧瞧。」
次日太医看了方子,并无不妥,丞相便让我亲自煎药,当日服下后,夜间便睡得安稳了。
自此,丞相对我深信不疑,于是我便代替了死去的男宠,开始服侍他。
但他对我也不是绝对信任。
给丞相收拾完书房的那一天,皇帝出来,叮嘱我:「快去治伤吧,迟了恐要留疤。」
说完,皇帝便离开了。
我回过头,看到丞相正盯着我。
其实皇帝或许就是随口一提。
但在多疑的丞相眼里却是示弱邀宠的表现。
夜里,他将我叫过去。
他皮笑肉不笑的盯着我,
「周颐,你是今科进士,本相不能一直留着你,是时候为你寻个官职。」
4.
丞相要将我送到太子宫里当长史。
长史负责记录太子一言一行,定期给皇帝汇报,这可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若是一个不留神,则死无葬身之地。
而且,朝中人人皆知,丞相与太子仇深似海。
九年前,皇后柳拂去世,她兄长定北王从西北雁城赶回京城,上书要见妹妹最后一面。
本是人之常情,时任兰台令的夏启正却上书反对:
「定北王无诏入京,令北戎有机可趁,使雁城失守,其罪当诛。」
因为在定北王入京的同时,兵部收到一封来自雁城的军报:
「定北王擅离职守,致使北戎入侵,雁城失守。」
柳家世代英烈,百官纷纷求情。
但皇帝为维护夏启正,命人直接将跪在宫门口的定北王押入刑部大牢。
三天后,皇帝以谋逆罪诛杀定北王,并诛其三族。
年仅十二岁的太子在御书房门前长跪三日,也没能让皇帝改变圣旨。
最后,太子因求情被皇帝厌弃,贬至西北军中做了一名小小的士兵。
随后,夏启正出使北戎,令北戎归还雁城。
皇帝大喜,官拜丞相,总领百官。
自此,夏启正独掌朝局,与太子之间更是水火不容。
如今,丞相要将我送到东宫,明摆着就是要我命。
毕竟太子恨他入骨,知道我在丞相府待过,定会立刻杀了我。
但我若不去,在丞相府也会被杀。
进退两难。
突然,我想起爹爹曾经说过:
「在极寒之地,有一种名为冰菱的花,三年才开一次,期间还要经历风雪的一次又一次摧残,真真是绝处逢生,但它们从来不会放弃往上求生,所以才会有最终的傲寒而立。
「做人亦是如此,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绝处也是可以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