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有太多喜悦,反而多了一丝不安。

她知道,后宫之中,必定是暗流涌动,步步惊心,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她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才能在这深宫之中立足。

她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玉镯,目光坚定

慕容垂立慕容宝为太子,朝堂之上,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局势暗流涌动;支持者喜形于色,反对者忧心忡忡

-段元妃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有些担忧,她知道慕容宝并非明君之材;段元妃目光深邃,若有所思,似乎在筹划着什么

龙袍加身,金冠束发,慕容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燕,史称后燕。

登基大典之上,钟鼓齐鸣,万民跪拜,气势磅礴,尽显帝王之威。

段元妃身穿华丽的皇后礼服,头戴凤冠,雍容华贵,母仪天下,站在慕容垂身旁,接受群臣的朝拜。

这一刻,她仿佛成为了这皇宫的主宰,她的命运,也与这个新生的王朝紧紧联系在一起。

她缓缓地扫视着跪在地上的群臣,心中充满了感慨

慕容垂环顾四周,声音洪亮地说道:“朕今日登基,建立后燕,定当励精图治,开创盛世!”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仿佛在向天下宣告,他将带领后燕走向辉煌。

登基大典之后,慕容垂开始着手安排朝廷大事。

他深知,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继承人。

于是,他决定立自己的长子慕容宝为太子。

朝堂之上,对于立太子一事,众臣议论纷纷。

有的臣子认为慕容宝仁厚宽容,是太子之选;而有的臣子却认为慕容宝性格懦弱,不堪大任。

慕容垂听着大臣们的争论,眉头紧锁,他深知,立太子一事,关乎国家未来,必须慎重考虑。

最终,慕容垂还是力排众议,立慕容宝为太子。

朝堂之上,支持慕容宝的臣子喜形于色,而反对慕容宝的臣子则忧心忡忡,局势暗流涌动。

段元妃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有些担忧。

她了解慕容宝的性格,知道他并非明君之材,若是将来他继承皇位,恐怕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她转头看向慕容垂,只见他段元妃叹了口气

她缓缓地走到窗边,看着宫墙外高耸的城楼,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她深知,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加的艰难,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保护自己,才能保护这个国家。

她的目光深邃,若有所思,仿佛在筹划着什么,她开始明白,后宫的生活,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她,也必须要在这复杂的旋涡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她抚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2

后宫智语谏君王,忠言逆耳惹嫌恶

金銮殿上,慕容垂身着龙袍,接受百官朝贺。

他目光如炬,扫视群臣,一股帝王之气弥漫开来。

册封太子大典结束,慕容垂亲手将象征储君的玉圭递给慕容宝,后者恭恭敬敬地接过,脸上却难掩一丝得意之色。

深宫之中,段元妃站在窗边,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远处传来礼乐声和山呼万岁声,在她听来却如同丧钟一般,一下下敲击着她的心房。

她纤细的手指紧紧抓住窗棂,指节泛白,仿佛要将那木头捏碎一般。

慕容宝的不足之处她再清楚不过,优柔寡断,毫无主见,如何能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

国家未来,岌岌可危!

几日来,段元妃寝食难安,心中的担忧如同藤蔓般滋长,几乎要将她吞噬。

她明白自己身为皇后,不能坐视不理。

慕容垂虽是明君,却过于宠爱慕容宝,若是贸然进言,恐怕适得其反。

她必须寻觅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能让慕容垂听进去自己的劝谏。

这天傍晚,段元妃在御花园中散步,偶然听闻慕容垂正在书房批阅奏折。

她心中一动,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她快步走到书房外,却在门口停下了脚步。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紧张的心情。

冬日的寒风吹过,带来一丝寒意,她不禁打了个哆嗦。

她抬手想要敲门,却又犹豫了。

“娘娘,您怎么站在这里?”一个宫女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段元妃转过身,强作镇定,“无事,本宫只是随便走走。”

“天色已晚,娘娘还是早些回宫歇息吧。”宫女关切地说道。

段元妃点点头,转身离去,目光却再次落在了书房紧闭的大门上。

“辽西……”她低声喃喃,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

寝宫内,檀香袅袅,轻纱幔帐低垂。

慕容垂斜倚在榻上,手里拿着一卷竹简,眉头紧锁。

段元妃轻手轻脚地走近,为他轻轻揉捏肩膀。

“陛下,还在为国事操劳吗?”段元妃柔声问道,指尖在他紧绷的肌肉上轻柔地按压。

慕容垂闭着眼,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微微叹了口气,“国家初定,百废待兴,朕不敢有丝毫懈怠啊。”

段元妃的手顿了顿,试探着开口:“陛下,臣妾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慕容垂睁开眼,看着她,眼中带着一丝笑意,“你我夫妻一体,何必如此拘谨?”

段元妃鼓起勇气,缓缓道来:“臣妾近日听闻,辽西王和高阳王皆是人中龙凤,才德兼备……”

慕容垂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疑惑,“你替他们做什么?”

段元妃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臣妾愚见,太子殿下虽仁厚,却略显柔弱,恐难担当大任。辽西王和高阳王……”

“住口!”慕容垂猛地坐起身,一把抓住段元妃的手腕,力道之大,让她感到一阵刺痛。

“你竟然敢妄议储君之事!”他怒目圆睁,声音低沉而充满威严。

段元妃心中一颤,却强作镇定,“臣妾只是为江山社稷着想,并无……”

“够了!”慕容垂一把甩开她的手,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怒火在他胸中燃烧。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治国之道!朕立宝儿为太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岂容你置喙!”他猛地停下脚步,指着段元妃,手指颤抖,“你好大的胆子!”

段元妃从未见过慕容垂如此震怒,心中害怕,却仍旧不肯放弃,“陛下,臣妾一片忠心,天地可鉴……”

“忠心?”慕容垂冷笑一声,眼神如刀锋般锐利,“你这是忠心吗?你这是在离间朕的骨肉!”他逼近段元妃,语气冰冷,“朕念你一片好意,这次便不予追究。若再有下次……”他语气一顿,目光落在她惊恐的脸上,“后果自负!”

说罢,慕容垂拂袖而去,留下段元妃一人呆立在原地,泪水无声地滑落。

寝宫内,檀香依旧袅袅,只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

“陛下……”她低声呢喃,声音颤抖,仿佛风中飘零的落叶。

段元妃没有被慕容垂的怒火吓退,她深吸一口气,任由泪水滑落,却挺直了脊背,语气坚定:“陛下息怒!臣妾并非离间骨肉,而是忧心江山社稷!太子仁厚有余,而果决不足,恐难震慑宵小之辈。辽西王慕容农、高阳王慕容隆皆是雄才大略,可堪重任。而赵王慕容麟……” 段元妃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寒芒,“陛下更需警惕!此人奸诈负气,野心勃勃,绝非池中之物!”

殿内檀香的香气似乎也变得凝重起来,慕容垂的呼吸声粗重可闻,他怒极反笑:“好一个忧心江山社稷!你如此诋毁太子,抬举其他皇子,究竟是何居心?!朕看你是想效仿骊姬,挑拨兄弟阋墙,乱我后燕江山!”他猛地逼近段元妃,目光如刀锋般刮过她的脸庞,让她感到一阵寒意。

“你以为朕看不透你的心思吗?你出身名门,自恃才智过人,便想操控朝政,左右朕的决断!”

段元妃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她浑身颤抖,却仍旧不肯屈服:“臣妾冤枉!臣妾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私心!”殿外的寒风呼啸着,仿佛在回应她绝望的呼喊。

她能感觉到慕容垂指尖的冰冷,如同毒蛇的信子,在她肌肤上游走。

“够了!”慕容垂怒吼一声,一把甩开她的手,“朕不想再听你狡辩!来人,送皇后回宫!”他的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殿内回响,震得段元妃耳膜嗡嗡作响。

她踉跄着后退了几步,眼前金星乱冒,几乎站立不稳。

两名宫女连忙上前搀扶住她,将她缓缓带离了书房。

慕容垂看着段元妃离去的背影,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怒火,却感到一阵无力感袭来。

“来人,”他沉声吩咐道,“传朕旨意,任何人不得再在朕面前提及废立太子之事!”他颓然地坐回龙椅上,目光落在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上,只觉得头痛欲裂。

殿外夜色深沉,寒风呼啸,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段元妃被宫女搀扶着,一步步走回自己的寝宫。

她只觉得浑身无力,心如刀绞。

她不明白,自己一片忠心,为何却落得如此下场?

“娘娘……”一旁的宫女低声唤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段元妃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宫女,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去……去把……”

段元妃被宫女搀扶着,一路踉跄回到寝宫。

才进殿门,她便推开宫女,无力地瘫坐在凤榻上,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般滚落下来。

华丽的宫殿,此刻在她眼中却如同囚笼一般,让她感到窒息。

“姐姐!”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段季妃快步走上前,心疼地搂住段元妃,“姐姐,你怎么了?”

段元妃紧紧抓住妹妹的手,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泪水流淌得更加汹涌,“妹妹,我……我……”她哽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

段季妃轻轻拍着她的背,柔声安慰道:“姐姐,慢慢说,发生了什么事?”

段元妃断断续续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妹妹,声音中充满了委屈和绝望。

“我……我只是担心江山社稷,担心陛下的基业……可他……他竟然……竟然如此待我……”她泣不成声,泪水浸湿了衣襟。

段季妃听着姐姐的哭诉,心中也充满了愤怒和无奈。

她知道姐姐的性格,聪慧过人

上一章 下一章

2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