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以为被奶奶背刺会很疼,实际上不过如此,我很快开解好了自己。
也许对于孩子来说,奶奶的爱不是必需品,有也行,没有就当从来没有过吧。
我的眼光最终牢牢锁定在了爸妈身上:「爸妈,你们也是这么想的?你们要为了一个几年后的未知牺牲我?
前一世改革是递进的,从开始的哪怕是个傻子也能子承父业,到后来的职工子女优先,再到后来的推荐制,再到后来的一视同仁,这一次改革足足跨越了十几年。
一年后李晓晨高中毕业,那时候实行的还是傻子也能子承父业制(无恶意)。
接下来我花了十分钟给他们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了,却只换来了父母答非所问的几句话。
我妈说:「男孩子抻头大,你和晨晨一个肚子里出来的,你成绩这么好,你弟弟肯定是没开窍!」
我爸说:「别说那些没用的,妈,你说得对,我们老李家就一个男孩,我们得给晨晨上个双保险。」
我不可置信的问他们:「李晓晨在三中一年级就跟不上留了一级,你们觉得他转去一中就能考上大学?」
接下来我问了一个问题,仿佛为了让自己彻底死心。
「一中赞助费多少钱一分啊?」
我爸按了按头:「一分五百块。」
我发出质问:「你一个月才三百八工资,李晨差三十多分呢!」
「那刘哲栋家说给多少彩礼?」
上一世刘哲栋家给了八千块,是那个年代的天价彩礼了,只是上一世我不知道一中一年的“借读费”竟这样高。
「八千块。」
我爸咂着嘴说。
「要是你去读书不嫁人,你弟弟就没书读,要是你弟板上钉钉能接班,我们肯定不拦着你去上学,可现在不保险了,小曼啊,你是做姐姐的,你不能这么自私!」
如果我的人生有一个节点,这一刻就是。
这一刻我对我的父母彻底失望了。
大学学费一年不到一千块,板上钉钉。
借读费一万五千块,赌一把。
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父母对我的那点爱可真是微末。
按理说切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