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了城市的每个角落。
叶小涵站在电台大楼前,听着不远处的蝉鸣。录音笔早已开启,但她却迟迟没有按下停止键。她在等一个人——自从开始"城市寻声人"的企划后,每个工作日的下班时分,陈时川都会来接她。
"在录蝉鸣吗?"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叶小涵转身,看见陈时川举着相机,镜头正对着树冠。
"嗯,今年第一次听到这么热闹的蝉鸣。"叶小涵说,"你是在拍蝉吗?"
"不,"陈时川放下相机,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我在拍夏天的声音。你不是说过吗,好的照片不仅要能看见,还要能听见。"
叶小涵走近看他的相机屏幕,照片上是夕阳透过树叶的样子,金色的光线被树叶割裂成细碎的光斑,仿佛能听见光线穿过叶片的沙沙声,和蝉鸣交织在一起。
"太厉害了,"叶小涵由衷赞叹,"你真的拍到了声音。"
"这还要感谢某个让我学会倾听的人。"陈时川看着她说。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镜片上,反射出温暖的光。
自从开始了"城市寻声人"的企划,他们的节目和摄影作品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反响。听众们纷纷留言说,有了照片的配合,声音仿佛更加立体了;而陈时川的摄影粉丝则说,有了声音的点缀,照片似乎会呼吸了。
"对了,"陈时川从包里拿出一个纸袋,"给你带了个小礼物。"
叶小涵打开纸袋,是一个精致的风铃。风铃的玻璃片上绘着淡紫色的风信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在古董店看到的,"陈时川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周叔说这是五十年代的手工风铃,声音特别好听。我想着,也许你会喜欢。"
叶小涵小心翼翼地拿起风铃,夕阳的光线透过玻璃片,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微风拂过,风铃发出清亮的声音,像是夏日的私语。
"我很喜欢,谢谢。"她将风铃轻轻摇晃,"要不要录下这个声音?"
"等等,"陈时川调整相机参数,"让我也记录下这个瞬间。"
就这样,他们又有了新的默契时刻——叶小涵负责录下风铃的声音,陈时川则用相机捕捉风铃在夕阳下的光影。这一刻,时光仿佛也变得温柔起来。
"今晚想去个特别的地方吗?"收起器材后,陈时川问道。
"什么地方?"
"跟我来。"
他们搭上开往郊区的末班车。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渐渐远去。车窗外,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像是为他们指引方向的星辰。
"到了。"陈时川领着叶小涵下了车,来到一片空旷的草地。这里远离城市的光污染,夜空格外清澈。
"这是我无人机航拍时发现的地方,"陈时川说,"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听到火车经过的声音。"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低沉的汽笛声。叶小涵赶紧打开录音笔,而陈时川则架好了三脚架。铁轨在夜色中延伸向远方,火车的灯光由远及近,最终呼啸而过。
"太棒了!"叶小涵兴奋地说,"这个声音真的很特别,既有力量感,又带着一种诗意。"
"而且你注意到了吗?"陈时川指着天空,"火车经过时,天上的星星也会轻轻颤动。"
叶小涵仰头望去,繁星点点,似乎真的在随着火车的节奏轻轻摇晃。这一刻,她突然很想把这份感动分享给听众。
"我们在这里等等吧,"陈时川铺开一张野餐垫,"据说每隔四十分钟就会有一班火车经过。"
夜风轻柔,带着青草的香气。叶小涵坐在垫子上,听着蟋蟀的鸣叫声,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陈时川打开随身带的保温杯,递给她一杯热茶。
"你总是这么细心。"叶小涵接过杯子,茶香在夜色中氤氲。
"职业病吧,"陈时川笑道,"拍照时要注意每个细节,久而久之就养成习惯了。"
他们静静地喝着茶,听着夜的声音。远处的城市灯火阑珊,像是散落的星辰。这一刻,叶小涵觉得特别安心,仿佛找到了生命中的一个避风港。
"你知道吗,"她突然说,"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有点奇怪,大家都在追求热闹,而我却喜欢收集这些细微的声音。直到遇见你,我才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人和我一样。"
陈时川转头看她,月光下,她的侧脸格外柔和。"我也是,"他轻声说,"遇见你之后,我的照片里多了很多以前从未注意的细节。"
远处又传来汽笛声,他们默契地拿起各自的设备。这一次,叶小涵不仅录下了火车的声音,还录下了夜风的呢喃、草丛的窸窣,和某个人轻轻的呼吸声。
"给你看个东西。"等火车过去后,陈时川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翻到夹着书签的那页。叶小涵凑近一看,发现那个书签竟是一张电影票根。
"这是...《千与千寻》的电影票?"叶小涵惊讶地说,"我也喜欢用电影票做书签!"
她从包里拿出自己的笔记本,里面同样夹着各种电影票根。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他们开始交换彼此喜欢的电影,聊着配乐和分镜,聊着情节和台词,仿佛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知己。
"下周末有个老电影放映会,"陈时川说,"是黑泽明的《梦》,我觉得你会喜欢。想一起去看吗?"
叶小涵正要回答,夜空突然划过一道流星。"快许愿!"她下意识闭上眼睛。
睁开眼时,她发现陈时川正看着她微笑。"许了什么愿?"他问。
"说出来就不灵了。"叶小涵调皮地说,"不过,关于看电影的事,我很期待。"
回程的末班车上,叶小涵有些困倦地靠在窗边。车厢里很安静,只有空调运转的细微声响。她悄悄打开录音笔,想记录下这个温馨的时刻。
"累了吗?"陈时川轻声问。
"有点,但是很开心。"叶小涵说,"今天收集到了好多有意思的声音。"
"那就睡一会儿吧,到站我叫你。"
叶小涵迷迷糊糊地点头,在即将入睡时,她听见快门的声音。"你在拍什么?"她强撑着睁开眼。
"夏夜的倦意。"陈时川温柔地说。
那天的深夜节目,叶小涵放了很多火车的声音。"亲爱的听众,"她对着麦克风说,"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遇到对的人,连最平凡的声音都变得不平凡了。火车的汽笛声,让我想起某个充满星光的夏夜;风铃的清响,让我想起某个微笑的瞬间。生活中处处都是惊喜,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
节目结束后,她收到陈时川发来的照片。照片里,她靠在车窗边睡着,夜色温柔地笼罩着她的侧脸,像是一首无声的夏夜情诗。
"这个夏天,"照片下面写着,"感谢有你一起寻找城市的声音。"
叶小涵看着照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轻轻摇晃着那个紫色的风铃,清脆的声响在夜色中回荡,像是两颗心在共鸣。窗外,夏夜的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心动的温度。
第004章 光影交织时
"欢迎来到《城市电波》,今晚我们继续探索城市的声音。"叶小涵对着话筒轻声说,"最近收到很多听众的留言,说我们的声音和影像计划让他们重新发现了城市的美。今天,我们有一位特别的嘉宾,让我们用镜头捕捉声音的陈时川。"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电台正式合作。陈时川坐在播音室的玻璃对面,透过玻璃看着叶小涵专业的播音状态,忍不住举起相机,想要记录下这个瞬间。
"不要拍啦。"叶小涵用口型对他说,却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
"好,现在让我们请陈时川和大家分享,作为一个摄影师,是如何用影像来捕捉声音的?"
陈时川调整了一下话筒的位置:"其实每一张照片都蕴含着声音。比如拍摄一片树林,你能从光影的晃动中听见风的呼啸;拍摄一个露天市场,喧闹的人声仿佛从照片中溢出来。摄影不仅是定格画面,也是在捕捉时间里的声音。"
叶小涵听着他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想起他们这段时间一起探索城市的点点滴滴。每一次出去采风,他们都能发现新的惊喜:深夜面馆的蒸汽腾腾,清晨面包房的烤香四溢,暮色中教堂的钟声回荡。
"说到捕捉声音,"叶小涵接过话题,"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是城郊的一个废弃工厂,风吹过生锈的钢架,会发出独特的声响。"
"是的,"陈时川补充道,"那里的光线也很特别。夕阳透过破损的玻璃窗,在斑驳的墙面上投下光影,配合着金属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直播间里飘来若有若无的古典乐,是叶小涵最喜欢的德彪西。她选择的每一首配乐都经过精心挑选,像是为城市编织的一首声音诗歌。
"听众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城市声音?"叶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