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小夏压低声音问,“你口中的‘恶魔’是谁?”
就在小夏试图继续追问时,赵晨忽然话锋一转,语气轻快地问道:“检察官,处理我的案件是不是让你有点紧张?”
小夏一愣:“为什么这么问?”
赵晨靠在椅背上,目光依然平静:“你的手放在桌下,指尖一直在轻轻敲打。这样的人,要么不喜欢谈话内容,要么在掩饰情绪……是我说错什么了吗?”
小夏的心微微一紧,她下意识地收回手,努力调整语气:“我没有紧张,只是——”
“只是害怕吧。”赵晨低声说,语气里似乎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他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害怕我不是真的疯子,也害怕我是真的疯子。”
小夏感到胸口一紧,她试图打破赵晨的主导:“赵晨,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检察官,我喜欢这个称呼。”赵晨却没有理会她的话,语气淡然中透着一丝意味深长,“希望你下次来的时候,还能这么冷静。”
访谈结束后,小夏从会客室走出来,感觉自己的手脚都有些冰凉。赵晨的表现让她感到难以捉摸,他的言语跳跃、充满隐喻,却不像一个典型的精神病人,他甚至在试图引导谈话,反过来控制她的思维。
在她即将跨出门槛时,她回头望了一眼,却看到赵晨依然坐在铁桌旁,双手交叠放在桌上,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
那抹笑意不易察觉,但足以让小夏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
“怎么样?”护士迎上来问。
小夏摇了摇头:“他很特别,思路不像疯子,但说的话……让人毛骨悚然。”
护士叹了口气:“是啊。他看起来冷静得让人害怕。”
小夏裹紧大衣,走出精神病院的大门,冷风迎面扑来。
第2章 破碎的记忆
小夏推开档案室的门,里面弥漫着陈旧纸张和铁锈的味道。天色已暗,昏黄的灯光投在厚厚的档案柜上。
档案管理员是个戴着老花镜的年长男人。
“赵晨的档案在这儿。”他指了指桌上的文件夹,“卷宗里没太多新鲜事儿。”
小夏接过文件夹,坐在桌旁翻开它。
案件的细节如一场冷风席卷而来,让她感到胸口越发沉重。
去年冬季的深夜,那日是去年冬日里最冷的一天了吧。
一栋老旧的居民楼,红色的火光,似是照亮了整个夜空,火焰燃烧产生的高温,将周围的温度都升高了几度。起火的地点,是居民楼的四楼,赵晨和父亲赵烈生活的居所。
许是因为起火是在深夜,火情迅速蔓延,整栋楼都被烧毁了。
但奇怪的是,其他楼层的居民都紧急撤离了出来,只有赵烈一人死亡。
检察院的档案里记载着那日的情况,
火势源自赵烈的卧室,疑似蜡烛倾倒点燃了倾倒酒瓶中的剩酒。火灾发生后,赵晨被发现在居民楼外的街边,双手抱膝,情绪异常平静,嘴里一直说着,“恶魔已经死了……”
现场发现的证物:
一个空的酒瓶;
屋内有部分未完全烧毁的纸张,写写画画的,充满了潦草的文字和图案,内容已经有些模糊不清。
法医的报告上写着赵烈的尸体严重烧伤和窒息致死的死因,体内酒精含量超标,疑似醉酒导致的反应迟缓。
侦查机关送来时,按赵晨纵火致人死亡罪送审,检察院据此提起公诉,诉讼中法律援助律师指出赵晨患有精神疾病,应强制医疗。
心理评估的结果:赵晨患有妄想性精神障碍,存在被动行为倾向,认知现实能力受损。
小夏一边翻看一边做着笔记,“赵晨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逻辑来源不明。”脑海中,浮现着赵晨在会客室中对他说的话,“规则不会骗人。恶魔终于死了……”规则是什么?
-----------------
精神病院的活动室里,病人三三两两的散布着。赵晨静静地坐在一张旧椅子上,就像在对着天空发呆。他的目光游离在窗外,手指轻轻敲击着椅子扶手。
忽然,赵晨低声说道,“你们觉得这里像笼子么?”
几个附近的病人下意识看向他。
一个在墙角的年轻病人轻声回应道:“这里当然是笼子,你不知道么?我们都是被他们抓进来做实验的……”
赵晨转过头,冷静的让人不安:“可笼子也有规则,知道规则是什么么?”
“是什么?”年轻病人愣了一下。
“你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却从未真正有过选择。”赵晨露出一抹微笑。
这句话就像无形的针,扎进了每个人的神经。一名年长的病人忽然站起来,指着赵晨:“你胡说八道!没人能控制我,没人能逼我做选择。”
“哦?是么?”赵晨并不看他,依然用那不紧不慢、平静到诡异的语气说:“那你为什么在这里?因为你选择了这?还是有人替你选择了这……”
他的声音不高,但却像一个无尽的深渊,带着旋涡一样的吸力,将每个人的情绪都吸进了那无底的黑洞。年长的病人忽然像发作了一样,拍打撞击着墙壁,“放我出去!我不要在这里!这不是我的选择。”
“看,没有选择……”赵晨继续平静的坐在椅子上,看着其他病人的疯癫。
几名护士迅速跑上去控制场面,将年长的病人带出了活动室。
护士长走到赵晨面前,“赵晨,你这是干吗,想要关禁闭么?”
“护士小姐,这地方是连话都不能说么?还是你们也害怕我的话语,因为我说的也是你们的处境是么?”
“神经病”护士长躲闪着眼神,忽然大声地对活动室里的病人说着,“都好好待着,再弄出动静,全员禁闭。”
赵晨始终坐在那里,眼中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第二天,小夏接到精神病院的电话。电话那头的护士语气疲惫:“检察官同志,你们能不能尽快审结,将他转到上级专门的精神病院区去。赵晨在这真是个麻烦。他一开口,几句话就能让其他病人失控,我们的工作也很难做。”
“不好意思,能不能问问他具体都说了些什么?”小夏追问。
“也没什么特别的……他好像很擅长用奇怪的方式挑拨别人的情绪,什么规则啊,什么控制啊之类的。”护士长那边在回忆着,叹了口气,“有时候连我都觉得好像有点道理。总之,你们尽快好吧,我们这里接受的都是症状较轻或者准备出院的,赵晨一直在这里,对其他病人也是个负担。”
挂断电话,小夏陷入了沉思。赵晨似乎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精神病患者,他的话语带着自己的一套逻辑,还善于用话语引导别人的情绪,就像一个主导者。
那天的纵火,赵晨到底是什么角色呢。真的是精神失控下的偶然,还是他对某种规则追求的刻意行为呢。
第3章 谁人的童话
再次走进精神病院的会客室时,小夏脑海中还回荡着上次谈话时,赵晨像迷雾一样的话语,那些冷静却像诱导的问话,还有那一抹不知所谓的微笑。
门被推开,赵晨还是坐在上次铁桌前的位置。
他双手交叠放在桌上,微微抬头,看到小夏时,嘴角露出笑容:“夏检察官,你来了,最近我都在等你。”
他的语气就像迎接一位朋友。
小夏拉开椅子,坐在他对面,没有回应他的说法。而是直接将录音笔放在桌上:“赵晨,我们继续上次的谈话,希望这次你能直接回答问题。”
“哦?直接?”赵晨向后坐起身子,语调似是挑逗的说:“很多东西可是不能直接说的哦。”
“比如什么?”小夏没有理会那话语的意味。
赵晨语速不紧不慢:“比如真相……”
“那场火……”小夏想继续发问,却被赵晨打断了。
“检察官,你相信真相么?”赵晨忽然注视着小夏,语气中透出一丝冷意,“或者说,你觉得真相重要么?”
小夏皱了皱眉,这是在给我设置什么陷阱么?“赵晨,我想知道那场火是怎么回事。”小夏没有回答,仍是追问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