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西装,温润如玉的气质。
"张明远,"苏晓晓向他招手,"来得正好,给你介绍一个人。"
林妙妙抬头的瞬间,恰好对上了张明远温和的目光。那一刻,她莫名地感觉心跳漏了一拍。
"林妙妙,WM集团前市场总监。"苏晓晓介绍道,"张明远,晨光投资的高级顾问,哈佛商学院金融博士。"
"久仰。"张明远微笑着伸出手,"听苏总说起过你的事迹。"
他的声音很好听,带着一种儒雅的温度。林妙妙注意到他的袖口别着一枚低调的祖母绿袖扣,显示出不经意间的品味。
"我正在和妙妙聊创业的事。"苏晓晓说,"明远,你觉得现在市场上最缺什么?"
张明远若有所思地看了林妙妙一眼:"缺少真正懂用户需求的创业者。很多人只是在追风口,却不了解市场的痛点。"
"这正是妙妙的强项。"苏晓晓兴致勃勃地说,"她在WM做过的几个营销案例,我都有关注。特别是去年那个'城市记忆'项目,完美地把品牌调性和用户情感结合在了一起。"
林妙妙没想到苏晓晓对自己的项目如此了解。而张明远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那个项目我也听说过,确实很有新意。"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三人从市场趋势聊到创新模式,从用户心理聊到商业模式。苏晓晓更是详细介绍了她经营的创业孵化器项目。
"我的孵化器不只提供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经验分享和资源对接。"苏晓晓说着,目光灼灼地看着林妙妙,"怎么样,要不要考虑加入?"
林妙妙握着已经凉了的咖啡杯,心里泛起了微微的涟漪。创业,这个词突然变得不那么遥远。而张明远专业而温和的点评,也让她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给我一天时间考虑,好吗?"林妙妙说。
"当然。"苏晓晓笑着说,"不过要记住,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告别时,张明远递给林妙妙一张名片:"如果你决定创业,我很乐意提供一些建议。"
林妙妙接过名片,指尖似乎触到了一丝温度。走出咖啡厅,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春日的阳光依旧明媚,但此刻照在身上,却多了一份暖意。
回到家,林妙妙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城市的夜景。昨天的她还在为失去工作而迷茫,而今天,一个全新的可能性在她面前展开。她拿出张明远的名片,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烫金的字体,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微笑。
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当一扇门关上的时候,另一扇门正悄然开启。
==================================================
# 第三章:全新的开始
创业孵化器位于市中心一座甲级写字楼的18层。林妙妙站在崭新的办公空间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照亮了空荡荡的办公区。一周前她还在为失业而迷茫,现在却要开始一段全新的创业旅程。
"这是我们最好的位置,朝南向阳,还能看到整个城市天际线。"苏晓晓带着她参观办公室,"二十个工位,两间会议室,一个休息区,应该够你起步用了。"
林妙妙点点头,脑海中已经开始规划每个区域的布局。正在这时,办公室的玻璃门被推开,一个熟悉的身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林总监!不,现在应该叫林总了!"王琳踩着高跟鞋,笑容灿烂,"听说您要创业,我第一个报到!"
看到曾经的得力下属,林妙妙又惊又喜:"琳琳?你不是在做自媒体吗?现在很红啊。"
"再红也比不上跟着您干有前途。"王琳眨眨眼,"我可是亲眼见证过您在WM的那些精彩表现。再说了,我的新媒体经验,正好可以为公司所用。"
苏晓晓在一旁笑着说:"看来你的号召力还在嘛。对了,我还给你推荐了一个技术总监人选,应该马上就到。"
话音刚落,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女孩走了进来。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牛仔裤,手里抱着笔记本电脑。
"李美玲,"苏晓晓介绍道,"清华计算机博士,之前在硅谷工作过三年,去年刚回国。"
"林总你好,"李美玲推了推眼镜,声音清冷,"我看过你们的初步计划,有几个技术方案的建议想和你讨论。"
林妙妙暗暗吃惊,没想到苏晓晓给她找来的技术总监居然这么优秀。正要详谈,张明远也到了。他今天穿着休闲一点的灰色针织衫,依然是一副温润如玉的模样。
"来得正好,"苏晓晓说,"我们正要讨论商业计划。"
五个人在会议室坐下。林妙妙打开笔记本电脑,投影出她这几天准备的创业计划。
"我的想法是,打造一个面向都市女性的生活方式平台。"林妙妙侃侃而谈,"不只是简单的导购推荐,而是要建立一个有温度的社区。通过KOL矩阵和用户自产内容,形成良性互动。"
"这个方向不错。"张明远点点头,"现在市场上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