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坝古镇古代发生的奇遇: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让你始料未及,任何人都是有价值的,只要你自己不放弃不颓废,总有被老天眷顾的时候,没有人喜欢自怨自艾堕落不堪的人。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这个故事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这个事情发生在泸州的蓝田坝,时间已难以追溯,不管真假,你们就当传奇来听吧。
泸州蓝田坝,如今正在拆迁,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可要是在明朝的时候,那可是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商贾云集。
蓝田坝呢也写成兰田坝,具体原因已无从细考,但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在明朝,蓝田原是河滩上的一永兴场,到明末清初,当地人何玉川倡导在场下河滩上建坝与永兴场连成一片,逐步形成集镇,命名玉川镇。当时镇内遍地良田,盛产稻米,镇周围遍种玉兰(学名萼兰,一种蓝色染料)。集镇形成后,染房兴起,蓝色染水流入与玉兰相映衬,大片田地皆呈蓝色,因此取名蓝田。又因蓝田场在冲击河地的中心,故习惯又称蓝田坝。
以前人们觉得蓝田坝风水极好,背靠花果山,面对长江水,平平展展的坝子里人烟稠密。坝里人多,但除了镇中心那一块,上下坝的人家都掩映在桂圆林里,鸡鸣犬吠,炊烟袅袅,水声淙淙。现在的破陋也是航运退出泸州历史发展舞台的原因,可在这之前,这里可不简单,泸州水陆码头众多,但是商贸繁华的一是要数泸州小市,二就是这个蓝田坝。在明代前泸州蓝田坝是夜郎国、苗族、彝族、都掌蛮人和汉人经商之地,蓝田人说起这段各族和睦通商时期,夸蓝田镇是中国的小香港。古兰田镇是多种少数民族杂居的商贸之镇,多种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蓝田不仅仅曾经金融发达,而且寺庙也多,到解放前还有东岳庙、玉皇观、云台观、大佛寺、一回寺、二回寺、三回寺、四回寺、文昌宫、禹王宫、青龙庙共 11 座庙观。寺庙多善男信女就多,修行的人多,这不单单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