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3年11月15日上午9点48分,我坐在出租屋里,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再过十二分钟,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审判就要开始了。
屏幕里的会议室已经连接,我看见冬萍坐在那里,精心打扮过的脸上透着一种胜券在握的平静。她今天特意穿了一件米色的套装,戴着那条我去年省吃俭用买给她的项链。看来她很清楚,在视频庭审中,形象有多重要。
9点58分,一个身着职业装的中年女性走进画面,在冬萍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冬萍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这个女人是谁?为什么会在庭审前给她指点?
就在我疑惑的时候,法官准时出现在屏幕上:"现在开始进行严冬萍诉陈远离婚一案的审理。首先确认双方身份..."
我机械地回答着法官的问题,目光却一直停留在冬萍脸上。七年的婚姻生活,我以为自己很了解她。直到这一刻,我才发现眼前的女人如此陌生。
"原告严冬萍,请陈述你的诉讼请求。"法官说。
冬萍清了清嗓子,声音异常冷静:"法官,我要求与被告离婚。这七年来,他从未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常年在外打工,对家庭、对孩子完全不闻不问..."
"我不是这样的,我每个月都..."我试图解释,却被她打断。
"法官,您看,他又开始狡辩了。"冬萍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这些年他在北京,从来没给家里寄过钱。房子是我买的,车子也是我买的,房贷也都是我在还。我一个人带孩子,经营网店,每天都在努力维持生活..."
我再次想说话,冬萍再次打断我,换了一副泫然欲泣的表情:"法官,我真的撑不下去了。他不仅不管我们母女,还..."
"被告陈远,请等原告陈述完。"法官打断了我的第三次尝试。
我只能沉默地看着冬萍表演。她说得很好,情绪和语气的转换恰到好处,仿佛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独角戏。
"所以,"冬萍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我请求法院判决:房产和车辆归我所有,孩子由我抚养。考虑到他这些年对孩子的漠视,我建议限制他的探视权。另外..."她顿了一下,"我还想为孩子改姓。"
整个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我看见法官皱了皱眉头,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被告陈远,你有什么要说的?"
我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冬萍却又抢着说:"法官,他这个人很会狡辩。这些年他在北京过得很逍遥,根本不知道我们母女是怎么生活的..."
就这样,整个庭审过程中,每当我想说话,都会被她巧妙地打断。她滔滔不绝地数落着我的"罪状":不顾家、不管孩子、没有经济支持...而我,就像一个被剥夺了话语权的囚徒,连最基本的辩解机会都没有。
终于,在法官第三次问我是否有补充时,我说出了这五年来的真相:"我在北京送外卖,每个月最少给家里打八千块钱。五年下来,我一共给了将近四十万。我不是不管家,我是在拼命工作养家!"
法庭突然安静了。我看到冬萍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现判决如下:准予双方离婚。房产、车辆归被告所有,女儿由被告抚养,原告享有探视权,每月可探视一次..."
宣判结束后,冬萍转过头,对着某个人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关闭视频的那一刻,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你以为你输了吗?其实你可能赢了也说不定。你老婆和那个王总的关系,远比你知道的要早得多。对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女儿的血型和你们两个都不一样?"
我的手开始颤抖。这是谁发来的信息?他们知道些什么?
窗外,北京已经开始飘雪了。
二、
2015年的夏天,铜陵的空气里飘着一股令人烦躁的燥热。机油和汗水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粘在我的工作服上。那是我在徽州汽修店工作的第三年,每天和各种型号的发动机、变速箱打交道,倒也过得充实。
那天下班已经快六点,老板又收了一台急修的车,我刚忙完已经错过了回家的公交。迎着落日的余晖,我漫无目的地在步行街上闲逛,不经意间被一家新开的奶茶店吸引了目光。
店面不大,装修很清新。玻璃橱窗上贴着几张新品海报,价格倒是挺实惠。正值下班高峰,店里排了长队,但大家似乎都不介意等待。
"这家店的奶茶是真的好喝。"前面的女孩对同伴说,"而且老板娘人特别nice,都是她自己调制的。"
我探头望去,柜台后站着一个穿浅蓝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孩,正在专注地调制饮品。她扎着高马尾,露出一截白皙的脖颈,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是那种让人一眼就觉得舒服的类型。
那就是冬萍,我未来的妻子,现在想来,也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谜题。
"老板,一杯波霸奶茶。"终于轮到我的时候,我说。满身的机油味让我有些不自在,但她似乎并不介意。
"好的,请稍等。"她抬起头,我们的目光在空中相遇。那一瞬间,我看见她的耳朵微微泛红,像是害羞的样子。这个细节,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让我深信那是真正的纯情。
"您的奶茶。"她把饮品递给我,"第一次来吧?"
"嗯,路过看到的。"
"欢迎下次再来。"她笑着说,眼睛弯成了月牙的形状。
就这样,我开始每天下班后光顾她的店。从最初的波霸奶茶,到后来尝试各种新品。其实我并不太喜欢甜食,但我喜欢看她调制饮品时认真的样子。
慢慢地,我们开始聊天。知道她叫严冬萍,是从徽州来铜陵创业的姑娘。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这家奶茶店是她攒了两年的积蓄开的。
"为什么选择铜陵?"有一次我问她。
"这里不像大城市那么浮躁,也不像老家那么死气沉沉。"她一边擦拭柜台一边说,"感觉刚刚好,适合追梦。"
"你的梦想是什么?"
"开一家更大的店,最好能开成连锁。"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你呢?"
"我啊,"我笑了笑,"修好每一台车就是我的梦想。"
她也笑了:"真是个朴实的梦想。"
就这样,我们渐渐熟络起来。有时候她店里忙,我就帮她整理仓库或者搬货。有时候她想改善菜单,我就当她的品鉴师。
"你的手艺真好。"一天晚上收店时,我由衷地说。
"真的吗?"她笑着问,"那要不要考虑做我的搭档?"
"搭档?"
"对啊,我打算再开一家店,但一个人忙不过来。"她看着我,眼神里带着期待,"你愿意吗?"
我没有立即回答。说实话,我对奶茶并不了解,但我知道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女孩。
"给我点时间考虑。"我说。
第二天,我就向汽修店提出了辞职。老板很惋惜,说我是他带过最踏实的学徒,临走还给我补发了一个月的工资。
"小陈啊,"老板拍着我的肩膀说,"不管做什么,记住一点:人心难测。"
当时我以为他只是说些长辈的客套话,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这句话有多么深刻。
九月份,我正式加入了冬萍的店。从学习调制各种饮品,到熟悉进货渠道,再到管理日常运营,我投入了全部的热情。而她,也很耐心地教我一切。
"你学得真快。"有一天她突然说,"比我想象的要聪明多了。"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回想起这句话,总觉得有些异样的味道。她是不是在那时就开始计划些什么?
十月的一个傍晚,店里特别忙。等最后一个客人离开时,已经过了打烊时间。我们一起收拾店面,她突然被门口的台阶绊了一下。我下意识地扶住她,她整个人跌进我的怀里。
"对不起..."她抬起头,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我鼓起勇气,低头吻了她。她没有推开我,反而轻轻回应了。那一刻,我以为我找到了这辈子的幸福。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美好的初吻,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的开始?
三、
2015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十一月初,铜陵就开始飘起了零星的小雨,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寒意。我和冬萍的感情也在这个季节快速升温,像是要驱散所有的寒冷。
第二家奶茶店选址在大学城,我们一起跑流程、找装修、订设备。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都很开心。至少那时的我是真的开心,现在回想起来,她是不是也在开心?还是说,那时的她已经在盘算着什么?
"这些设备要二十多万。"我皱着眉头看报价单,"我们的积蓄可能不够。"
"没关系,"她说,"我认识一个做建材生意的朋友,说可以借我们一部分。"
"什么朋友?"
"以前在徽州认识的,人特别好。"她说这话时很自然,"不过他这段时间在外地出差,等他回来我介绍你们认识。"
现在想来,那个"朋友"会不会就是王志强?那时的他们,是不是已经...
新店在2016年初开业,生意出奇地好。我们请了两个兼职服务员,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我和冬萍在忙。每天晚上打烊后,我们会一起吃夜宵,聊聊当天的见闻,规划未来。
"等店子稳定了,我们就结婚吧。"一天晚上,我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她愣了一下,然后笑着点头:"好啊。"
就这样,我们开始筹备婚礼。她说不要太铺张,简单一点就好。我完全尊重她的意见,毕竟店里刚开始盈利,要省着点用。
但有一件事让我觉得奇怪。订婚那天,她的父母来铜陵,我提出要去徽州拜访他们的亲戚,她却说不用了。
"他们都比较传统,不喜欢这些形式。"她解释道,"等结婚的时候再说吧。"
我也没多想,只当是她为我着想,不想让我太奔波。
2016年3月,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那天她穿着白色婚纱,美得像个天使。婚礼上,她的亲戚很少,只有父母和一个表姐来了。当时我以为是因为路途遥远,现在想来,会不会是她刻意安排的?
新婚生活甜蜜而充实。两家店的生意都不错,我们开始有了一些积蓄。她提议买房,我觉得还是先租着,等再攒些钱再说。
"可是,"她欲言又止,"我觉得应该趁现在房价还不算太高的时候买。"
"我们再等等吧,"我说,"等年底看看情况。"
她没再说什么,但我注意到她经常在看房产网站,还总是接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每次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