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豆结,恒相思,余生请携手》的故事讲述了:寒山寺的银杏叶第三次转黄时,那满树金黄在澄澈碧空的映衬下,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每一片叶子都像是被阳光镀上了金边,微风拂过,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沈砚秋终于参透了程家班绳结的奥秘。十七岁的少年蹲在沧浪亭水榭边,脚下是泛着青苔的石板,周围是清幽的竹林。
分类:短篇故事 作者:云间听风人 更新:2025-02-10 22:21
小说《红豆结,恒相思,余生请携手》的故事讲述了:寒山寺的银杏叶第三次转黄时,那满树金黄在澄澈碧空的映衬下,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每一片叶子都像是被阳光镀上了金边,微风拂过,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沈砚秋终于参透了程家班绳结的奥秘。十七岁的少年蹲在沧浪亭水榭边,脚下是泛着青苔的石板,周围是清幽的竹林。
红豆结,恒相思,余生请携手精彩章节:
的间隙,将簪花小楷映成满地碎金。光影斑驳,砚秋望着少女颈后细软的绒毛,突然发现她耳坠上嵌着米粒大的红豆,刻着“乙亥年霜降”——正是他们初见的日子。
那一天,也是这样的好天气,阳光温暖而柔和。沈砚秋跟着父亲来到程家,第一次见到了程雪棠。她在庭院中唱着《牡丹亭》,声音婉转,如黄鹂出谷。从那一刻起,沈砚秋的心便被她的歌声和身影所占据。
第二折 离魂记(1937 - 1943)
1937 年深秋的枪声来得比寒山寺的钟声更急。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沈砚秋蜷缩在闸北仓库的夹墙里,怀表上的弹孔将时针永远定格在寅时三刻。他摸着胸前暗袋里的红豆手串,第十八颗豆子内壁刻着雪棠留的苏州码子:霞飞路百乐门更衣间,丙字柜。
十天前,那是一个黑暗的夜晚,月色惨白,照着满地的鲜血。程家班二十七口倒在日军的刺刀下。雪棠被拖走时,发间那支点翠簪在青石板上划出带血的弧线,正合《白蛇传·合钵》里“金钵罩顶”的工尺调。砚秋咬碎的嘴唇在怀表壳上印出半阙《皂罗袍》,血珠渗进发条旋钮,竟让停摆的指针重新转动。
子夜时分,乌云遮住了月亮,街道上一片死寂。他扮作送炭工混进百乐门。舞池里《夜上海》的旋律裹着脂粉气,灯光闪烁迷离。更衣间丙字柜的铜锁孔形如并蒂莲——正是雪棠及笄礼那日他打的银饰样式。锁芯里塞着半张《申报》,1937 年 8 月 14 日的戏曲版画着古怪的墨圈。
“是工尺谱!”砚秋用口红将圈点连成线,颤抖着哼出《牡丹亭·离魂》的散板。当唱到“赏心乐事谁家院”时,更衣镜突然移开半尺,露出蜷缩在密道里的雪棠。她旗袍裂帛处系着绞丝银镯改的绳结,九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