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画:当文物修复师成为镇物

入画:当文物修复师成为镇物 已完结

入画:当文物修复师成为镇物

分类:短篇故事 作者:困困困困不醒 更新:2025-02-25 11:53

小说《入画:当文物修复师成为镇物》的故事讲述了: 血画惊魂子时的梆子声在夹道尽头消散时,我正用马蹄刀刮去《倦勤斋通景画》背面的霉斑。寒衣节的月光透过龟背锦棂花窗,把绢本上的墨牡丹照得影影绰绰,像是随时会从宣纸上爬出来。刀尖突然传来异样的阻滞感。本该酥脆的霉斑触感绵软如人皮,墨绿色菌丝在放大镜下显现出诡异的排列——那些丝状物沿着仕女裙裾生长,竟在袖口处结成"锁魂"两个虫鸟篆。

入画:当文物修复师成为镇物精彩章节:

  

下的工具箱竟出现在汉白玉井栏上。那支歃血笔正在月光下颤动,笔尖银针扎着的黄符显现出血字:"子不过三,寅不观井"。

铜壶滴漏声突然在耳畔炸响。

景运门方向飘来盏八角宫灯,灯罩上赫然映着内务府的青龙纹。提灯人脚步轻得像是飘行,绛色袍角下露出双青灰色官靴——那是清代太监的妆缎靴样式。

"张大人留步。" 沙哑的嗓音裹着墓土气息扑面而来。我摸出防身的桃木钉,却在抬头的瞬间失声——宫灯照出的那张脸没有五官,平滑如剥壳鸡蛋的面皮上,只浮着用朱砂画的眉眼。

无脸人从袖中抖出卷黄绫:"嘉庆三年十月初一,画师张秉忠私藏镇物,着杖八十..." 他念诵圣旨的声音忽远忽近,我猛然想起族谱记载:先祖张天青原名张秉忠,获罪后更名逃出宫闱。

怀表彻底崩碎,齿轮化作满地铜钱。当啷声中,更漏声突然暴涨如雷鸣,所有宫墙开始扭曲折叠。我抱起工具箱撞向最近的朱漆门,却跌进了布满蛛网的库房。

月光从气窗斜射进来,照见墙角的西洋自鸣钟。鎏金指针正在逆时针飞转,钟摆每荡一次,蛛网便多结出一层。工具箱突然自动弹开,那支歃血笔凌空飞起,笔杆裂开露出暗格。

九根嵌着血槽的银针散落在地。

针身刻满细密咒文,在月光下投射出二十八宿星图。当我捡起最长的"角宿针"时,针尖突然扎破指尖,血珠滚落处,地面浮现出用宫女长发绣的八卦阵。

"叮——"

库房梁上坠下个鎏金铜铃,铃舌竟是半截指骨。铃身刻着"景阳宫"字样,内壁用血写着生辰八字——正是我的农历出生年月。

更漏声在此刻骤停。

我握紧锁魂针冲出库房,发现东方既白。晨雾中有保安打着手电走来:"这么早在库房找什么?" 他身后电子屏显示此刻是清晨五点,监控室值班员揉着眼睛嘟囔:"怪事,西六宫红外监控整晚没拍到一个活物。"

回到修复室时,我浑身血液几乎凝固——工作台上积着层薄灰,仿佛三个月无人使用。昨夜使用的明胶矾水已经霉变,琉璃灯罩完整如新,那卷染血的通景画静静躺在原位,紫檀画框光洁如初。

唯有工具箱底多出的锁魂针,针尖还沾着我的血。

第三章 人牲秘录 铜鎏金兽钮香炉腾起一线青烟,我隔着防尘手套翻开《内务府造办处秘档》,霉味里混着奇异的龙涎香。阳光透过福寿纹窗棂,在嘉庆三年的黄绫册页上投出十二道血痕。

"十月丙申,拣选宫人十二,赐辰砂、金箔、孔雀胆..." 蝇头小楷突然在指尖下蠕动,墨迹化作细长黑虫钻进纸缝。我猛缩回手,发现这页档案的桑皮纸比别处厚三倍——夹层里缝着张人皮。

紫外线扫过处,暗红纹路如显影液中的胶片般浮现。这手法我太熟悉了——去年修复《万寿图》时,就是用同样技术显现出夹层的祝寿词。但此刻显现的,却是十二具呈北斗状排列的... 每具心口钉着银针,针尾系五色丝线汇聚到中央八卦炉。炉中沸腾的赫然是混着金粉的朱砂,炉底刻着个"张"字。

族谱从书架高处自行跌落。 泛黄的宣纸谱系在案上铺开,先祖张天青的名字旁盖着方"钦天监正"朱印。当我翻到嘉庆三年那页时,夹缝飘落张殉葬名录——第十二行清楚写着:"张氏婉容,苏州织造进绣娘,亥时三刻殁"。

档案室温度骤降。

紫外线灯突然爆裂,玻璃碎片扎进手背。血珠滴落处,人皮图谱上的银针开始转动,丝线勒进女体脖颈渗出蓝血。我摸出锁魂针刺向图谱中央,针尖却穿破宣纸扎进某本《乾隆起居注》。

猩红液体从书脊涌出。 那本伪装成典籍的盒子内里衬着明黄绸缎,盛放截发黑的指骨。骨节上套着翡翠戒指,戒面阴刻的螭龙纹与我族谱上的朱印完全一致。

"还我眼睛——" 尖啸声从四面书架传来,十二宫女的虚影在阳光下游荡。她们眼眶淌着孔雀石粉末,指尖缺失处与我昨日在库房发现的指骨严丝合缝。最末位的宫女突然转头,蒙眼白绫下露出与我七分相似的脸。

密档无风自动翻至末页。 空白处渗出蓝血,汇聚成张天青的工笔小像。画中人手中的歃血笔正在滴血,笔尖对着我的眉心。当血珠即将触及皮肤时,怀中玉佩突然发烫,半块残玉映出段模糊记忆——

暴雨夜的宫墙下,张天青将翡翠戒指套上尸体的无

目录

同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