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白夜为刃》的故事讲述了:九月的阳光斜斜切过阶梯教室的窗棂,林疏月站在讲台上,握着激光笔的手指骨节发白。投影幕布上"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纳米传感器"的标题正在灼烧她的视网膜。"这就是你准备了一个暑假的成果?"王教授抖着手中的论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做量子传感器?林疏月,你当这里是科幻小说创作课吗?"教室里响起窸窸窣窣的笑声。
分类:短篇故事 作者:郎乘风破浪 更新:2025-02-25 12:11
小说《白夜为刃》的故事讲述了:九月的阳光斜斜切过阶梯教室的窗棂,林疏月站在讲台上,握着激光笔的手指骨节发白。投影幕布上"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纳米传感器"的标题正在灼烧她的视网膜。"这就是你准备了一个暑假的成果?"王教授抖着手中的论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做量子传感器?林疏月,你当这里是科幻小说创作课吗?"教室里响起窸窸窣窣的笑声。
白夜为刃精彩章节:
疏月正蹲在B区负一层的废弃实验室里。这里堆满淘汰的离心机和培养箱,霉味混合着乙醚残留的气息。但墙角那台裹着防尘罩的扫描电镜,是二十年前父亲参与研发的第一代国产设备。
她掀开防尘罩的瞬间,灰尘在光柱中起舞。母亲的主治医师发来最新CT影像时,她正在将自制的人工肺泡膜样本放进真空舱。手机屏幕上的肺部阴影像一团量子云,而显微镜下的纳米纤维正在编织成六边形蜂巢结构。
"疏月,你提交的退学申请......"辅导员的消息提示音响起时,她刚好记录下第97组实验数据。培养皿中的肺癌细胞在新型纳米颗粒作用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凋亡。
深夜的ICU走廊,林疏月把脸贴在观察窗的玻璃上。监护仪的波形在她瞳孔中跳动,渐渐变成傅里叶变换后的频谱图。护士站传来换药的推车声,而她正在草稿纸上计算人工肺膜的渗透压——用咖啡渍写的公式在消毒灯下泛着诡异的蓝光。---
**第二章 液氮中的时间晶体**
医疗器械创新大赛的电子屏闪烁着猩红的倒计时,宋明泽站在展示台前,西装口袋里的钢笔正在渗出冷汗。他的全息投影里,"可降解心脏支架"的分子结构突然开始量子化波动。
"这是...这是最新的全息增强技术。"宋明泽擦着额角,背后的冷却系统发出异响。评委席上的王教授刚要开口,观众席突然传来液氮罐落地的脆响。
林疏月踩着马丁靴跨过干冰白雾,沾着咖啡渍的白大褂衣角扫过应急电源开关。整个会场的灯光突然暗下,唯有她手中的平板电脑亮起幽蓝荧光。
"不如我们玩个低温游戏?"她将液氮倾倒进自制容器,纳米传感器在-196℃中绽放出冰晶状拓扑结构,"宋师兄的常温量子隧穿效应,应该很需要这个。"
大屏幕突然被劫持,两套实验数据像双螺旋DNA般缠绕上升。左侧是宋明泽论文里完美曲线,右侧则是林疏月昨夜在废弃实验室录制的影像——同样的培养皿在低温环境下,癌细胞竟开始吞噬支架材料。
观众席响起惊呼。沈星燃抱臂坐在最后一排,腕间的智能手表突然开始解析空气中的电磁波动。他眯起眼睛,那个正在破译赛场安全系统的信号源,竟来自林疏月左耳的助听器。
"保安!把她带出去!"王教授的打火机砸在控制台上。
"稍等。"医疗集团的代表突然起身,他手中的检测仪正对着林疏月带来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