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被撕碎的研究计划书**
九月的阳光斜斜切过阶梯教室的窗棂,林疏月站在讲台上,握着激光笔的手指骨节发白。投影幕布上"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纳米传感器"的标题正在灼烧她的视网膜。
"这就是你准备了一个暑假的成果?"王教授抖着手中的论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做量子传感器?林疏月,你当这里是科幻小说创作课吗?"
教室里响起窸窸窣窣的笑声。后排的宋明泽转着钢笔,金属笔帽在阳光下划出刺眼的弧光。林疏月记得上周在实验室撞见他翻自己电脑时,那支钢笔就插在他胸前的口袋里。
"教授,这个方向在国际期刊上已经有......"
"所以你就照猫画虎?"王教授突然抓起论文摔在讲台上,纸页纷飞中露出宋明泽昨天刚发表的论文摘要,"看看你师兄是怎么踏踏实实做研究的!"
林疏月的指甲陷进掌心。母亲插着呼吸机的模样突然在眼前晃动,消毒水的气味从记忆深处漫上来。三个月前医生的话又响在耳边:"新型人工肺膜,二十万一片,每周换一次。"
"下周的医疗器械创新大赛,你就不要参加了。"王教授把宋明泽的论文推到她面前,"去给明泽当助手,还能学点真本事。"
下课铃炸响的瞬间,林疏月抓起被撕碎的研究计划书。纸屑从指缝漏下,像散落的量子比特。她突然想起昨晚在ICU陪护时推演的计算——如果把纳米传感器做成雪花状分形结构,血液相容性或许能提升37.6%。
"师妹,需要胶带吗?"宋明泽晃着U盘走过来,实验室钥匙在他指尖叮当作响,"对了,你留在超净间的那些菌株培养皿,我让保洁阿姨处理掉了。"
林疏月抬头时,窗外的光线正好掠过她左耳的助听器。那是父亲留下的最后一件东西,此刻正在将宋明泽的呼吸频率转换成数字信号。17次/分钟,典型的焦虑体征。
"师兄知道吗?"她突然笑起来,沾着墨水的手指在碎纸片上画出拓扑图,"量子隧穿效应的观测,最关键的是在绝对零度环境下......"她的笔尖停在某个参数上,"但你论文里的实验数据,是在常温下取得的。"
宋明泽的喉结滑动了一下。林疏月已经走到门口,白大褂下摆扬起的气流卷起纸片,像一场微型风暴。走廊尽头传来她清亮的声音:"明天答辩现场,我会带液氮去给你助兴。"
夕阳把医学实验楼的玻璃幕墙烧成橘红色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