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姐不愧是尚书府的才女,这诗作意境深远,用词精妙,妙啊!”
“是啊,林小姐出口成章,今日这首诗怕是无人能及了。”
林瑶微微欠身,向众人致谢,随后款步回到座位。坐下时,她眼角余光瞥见萧逸眼中的赞赏之色,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萧逸轻声说道:“林小姐佳作,令人钦佩。”林瑶浅笑回应:“三皇子过奖,还望待会儿能聆听您的大作。”
诗会渐入高潮,众人你来我往,佳作频出。就在这时,太子带着一群侍从姗姗来迟。他身着一袭明黄色锦袍,头戴玉冠,腰间系着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佩,脸上挂着温文尔雅的笑容,一入场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太子殿下驾到!”随着一声高呼,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太子抬手示意大家免礼,目光却在人群中搜寻着,当看到林瑶与萧逸坐在一起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今日诗会如此热闹,本宫岂能错过。”太子说着,大步走向前排,在与林瑶和萧逸相对的位置坐下。他看似随意地寒暄几句后,便将话题引向诗词:“听闻今日诸位佳作连连,本宫也想凑凑热闹,听听这京城才子佳人的妙笔生花。”
随后,又有几位公子小姐吟诗,太子不时点头称赞,可眼神却总是有意无意地飘向林瑶和萧逸这边。林瑶察觉到太子的目光,心中暗自警惕,她知道,太子向来心胸狭隘,见她与萧逸走近,定然心生不悦。
果然,没过多久,太子便发难了。他看向萧逸,面带微笑,眼中却透着一丝挑衅:“三皇弟,今日诗会难得,你向来才情过人,何不也赋诗一首,让本宫与众位开开眼界?”
萧逸神色未变,仿佛早已料到太子会有此举。他微微拱手:“既如此,那臣弟便献丑了。”说罢,站起身来,稳步走向台前。他身姿修长,步伐沉稳,在众人注视下,拿起笔,略一思索,挥笔写下:
“高山巍峨傲苍穹,云海翻腾隐蛟龙。
虽历风雨志不改,待看云霄展雄风。”
萧逸的诗气势磅礴,借高山、云海、蛟龙等意象,抒发了自己虽身处困境却不屈不挠、胸怀大志的豪情。诗成,台下一片寂静,众人皆被诗中的气魄所震撼。片刻后,掌声如雷。
“三皇子好诗!此诗豪情万丈,真乃佳作!”
“是啊,三皇子不愧是皇室英才,这般才情,令人折服。”
太子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眼中闪过一丝嫉恨。他没想到萧逸能作出如此精彩的诗作,当众压了他一头。但他很快恢复镇定,笑着鼓掌:“三皇弟好诗才,本宫真是自愧不如。”可那语气却透着几分阴阳怪气。
林瑶在一旁将太子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心中冷笑。前世,她被太子的伪善所迷惑,如今重新审视,只觉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算计。她心中一动,决定趁此机会再给太子添点堵。
太子正欲开口说些什么,林瑶突然站起身来,笑语盈盈:“太子殿下,三皇子的诗作如此精妙,小女子有个提议,殿下何不也赋诗一首,与三皇子一较高下,让今日诗会更加精彩纷呈?”
太子一愣,他没想到林瑶会突然出声,而且直接将他架到了火上烤。若是不应战,今日在众人面前难免失了颜面;若是应战,又怕万一诗作不如萧逸,更是丢人现眼。但他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答应:“林小姐所言极是,本宫自当一试。”
太子走上台,拿起笔,心中却有些慌乱。他平日里虽也附庸风雅,作些诗词,但多是些应景之作,与萧逸、林瑶这般真才情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思索良久,才勉强写下一首诗,意境平平,用词也略显生硬。
诗成,台下众人虽碍于太子身份,礼貌性地鼓掌,但那掌声明显稀稀落落,与之前对萧逸、林瑶诗作的热烈喝彩形成鲜明对比。太子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心中对萧逸和林瑶的恨意愈发浓烈。
林瑶看着太子窘迫的模样,心中畅快,面上却依然装作无辜:“太子殿下的诗作也别有一番风味,小女子受教了。”太子冷哼一声,瞪了林瑶一眼,拂袖回到座位。
诗会继续进行,可气氛却因太子的搅局变得有些微妙。林瑶与萧逸偶尔眼神交汇,彼此心领神会,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他们深知,今日此举算是彻底与太子结下了梁子,但二人都无所畏惧,在这暗流涌动的宫廷斗争中